[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制调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909.0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锦大;张钢沛;黄东明;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锦大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17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调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形茶单锅炒制机的调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扁形茶单锅炒制机中的调压机构,多数采用手工调节换挡杆进行换挡来调整炒板的压力,由于各档位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存在着不能根据茶叶炒制过程的实际情况准确对压力进行调整的不足,容易造成炒板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影响茶叶的炒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茶叶炒制调压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茶叶炒制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进行炒板压力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制调压机构,包括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一端连接炒锅,另一端连接升降装置,所述炒锅通过铰链连接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一端部连接动力输入装置,所述杠杆装置连接所述丝杆轴。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装置包括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杠杆一端配合所述丝杆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炒锅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支撑所述炒锅的边筋,底端固接底杆,还包括支承杆,所述支承杆均垂直所述底杆和所述杠杆,所述底杆位于所述支承杆的上方,所述杠杆位于所述支承杆的下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接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和所述丝杆轴通过键连接传动,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接所述电机轴、所述键和所述丝杆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调压机构根据茶叶炒制过程的实际情况实现无级调整,提高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制调压机构的实施例,包括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包括杠杆51,杠杆51的主动端通过内螺纹配合丝杆轴4的外螺纹进行上下运动,被动端连接炒锅1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顶杆52,顶杆52的顶端支撑炒锅1的边筋11,底端通过底杆53将两根顶杆52固接在一起,顶杆52上设有限位套55,限位套55固接在机架3上,顶杆2穿过限位套55后被限定进行上下运动,还包括支承杆54,所述支承杆54均垂直所述底杆53和所述杠杆51,底杆53位于支承杆54的上方,杠杆51位于支承杆54的下方。丝杆轴4的顶端连接有电机61,丝杆轴4和电机轴62通过键63进行传动,在电机轴62、键63和丝杆轴4外设有连接套64,用于保证电机61传动的可靠性,丝杆轴4通过两个轴承座65固定在机架3上,一轴承座65位于丝杆轴4的底端,另一轴承座65位于丝杆轴4的上端部并位于连接套64下方,杠杆51的主动端在两个轴承座65之间运动,杠杆的支点采用一小圆柱杆56,小圆柱杆56限位在机架3上,当杠杆51的主动端进行上下运动时,杠杆51可与小圆柱杆56之间产生少量相对位移,用于补偿杠杆51产生的少量左右位移。调压机构工作时,电机61启动,电机轴62通过键63带动丝杆轴4转动,丝杆轴4与杠杆51的螺纹配合使杠杆51在丝杆轴4上运动,杠杆51的运动带动支承杆54、底杆53和顶杆52整体运动,顶杆52的上下运动使得炒锅1通过转板13绕铰链2转动,炒锅1的转动改变锅体底部与炒板12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炒板12对茶叶的压力,实现无级调整工作压力。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锦大,未经徐锦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