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洞消防救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119.2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2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扬茗;马央欣;马海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扬茗;马央欣;马海碧 |
主分类号: | A62B37/00 | 分类号: | A62B37/00;A62B1/16;E21F17/18;H04N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救助 装置 | ||
1、一种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将主要由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电子对讲器、传输导线和救援绳或钢丝绳或中心带有钢丝绳的抗拉传输导线、救助挂件、以及辅助设施组成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设制在消防车或特种车上;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与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通过传输导线关联连接;井洞消防救助装置还包括车载吊臂装置,用于与消防车或特种车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主要由构架、电子影像探头、照明灯、电子对讲器、链接把、救助挂件、以及辅助设施组成;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的主要构架可设置成圆柱体或六面柱体或其它形体;链接把牢固对称设置于构架的上部;电子影像探头、照明灯、电子对讲器可设置于构架的底部或侧面;在构架上可设置外接电源和信息传输导线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的两侧可对称设置折叠固定握把或可伸缩式折叠握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的两侧可对称设置挂件舱,挂件舱内设置可悬挂救助挂件的挂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的底部中心位置可设置丝孔,另可设制带螺杆的圆孔销头,螺杆可旋入并紧固于丝孔内,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可悬挂救助挂件的圆孔销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救助挂件的一端链接着可悬挂于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上的且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也可挂于或牢固连接于救助绳或救助带的一端;救助挂件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绳子或带子构成的绳带式装置,或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握把构成的手握式装置,或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手腕套绳或手腕套带构成的套腕式装置,或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臂膀勾构成的勾臂膀式装置,或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绳子或带子或握把或手腕套绳或手腕套带或臂膀勾且与安全带共同构成的与安全带共用装置,或可设置成主要由带有弹性开闭锁紧头的挂勾与网或板或可载人和物的容器构成的专用装置;可另设置管状内置撑臂膨胀起吊装置的挂件装置,该管状内置撑臂膨胀起吊装置主要由设置于吊头周围的可伸缩撑臂及其辅助机械链接滑轨组成,可伸缩撑臂在结构上要求随吊绳拉紧而沿辅助机械链接滑轨向周围膨胀伸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组合构成手持有源电子显示操作对讲器,并主要由显示屏幕、操作按键、对讲系统及电源组成,并可设置信息传输导线的接口;手持有源电子显示操作对讲器与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通过传输导线关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将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设制在消防车或特种车的驾驶室内,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与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通过传输导线关联连接;将主要由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传输导线和救援绳或钢丝绳或中心带有钢丝绳的抗拉传输导线、救助挂件、以及辅助设施构成的装备舱设置在消防车或特种车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在消防车或特种车上设置车载电子显示操作对讲平台舱和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舱,车载电子显示操作对讲平台舱内设置着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舱内主要设置着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传输导线和救援绳或钢丝绳或中心带有钢丝绳的抗拉传输导线、救助挂件、以及辅助设施;电子显示操作平台系统和电子对讲器与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通过传输导线关联连接。
10、一种井洞消防救助装置,其特征是:在结构上主要由手持有源电子显示操作对讲器与井洞电子光照影像对讲探测救助装置、传输导线和救援绳或钢丝绳或中心带有钢丝绳的抗拉传输导线、救助挂件、以及辅助设施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扬茗;马央欣;马海碧,未经马扬茗;马央欣;马海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1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枳椇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勘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