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对称凸轮式枢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886.1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林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典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凸轮 枢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不对称凸轮式枢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折叠式对象得以开合,通常会在两对象之间装设一枢轴结构。现有的枢轴结构多半由一公轴与一母轴所组成。在一般状况下,公轴可旋动地与母轴相配合,并且结合于一第一对象;母轴则结合于一第二对象。因此,通过公轴相对于母轴的旋转,可使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之间得以开合,藉此组成上述的折叠式对象。
在实际运用层面上,为了使公轴与母轴之间能够相对地产生定位关系,通常会在轴杆相对于轴筒旋转的旋转行程之间设置至少一定位机构。在这些相关定位技术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利用凸轮、弹片、卡勾、卡榫、定位沟或定位销等组件,产生弹性变形配合或尺寸干涉配合而达到定位的效果。其中,由于凸轮具有定位效果良好的优点,所以经常被广泛运用于枢轴结构。
依照上述背景,以下将介绍一种相当具有代表性的现有凸轮式枢轴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现有凸轮式枢轴结构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如图所示,一枢轴结构100包含一第一轴帽1与一第二轴帽2。第一轴帽1包含一第一轴帽本体11与四个定位凸块12、13、14与15。
第一轴帽本体11具有一第一轴面111、一第一轴接孔112与一垂直于第一轴面111的中心轴A1。第一轴接孔112垂直于第一轴面111而开设,且第一轴接孔112的中心与中心轴A1重合。定位凸块12及13皆与中心轴A1相距一轴心距r1(标示于图2A中)。定位凸块14及15则皆与中心轴A1相距一轴心距r2(标示于图2A中),且轴心距r1大于轴心距r2。
第二轴帽2包含一第二轴帽本体21与四个定位凹槽22、23、24与25。第二轴帽本体21具有一第二轴面211与一第二轴接孔212。第二轴面211与第一轴面111相向配合。第二轴接孔212垂直于第二轴面211而开设,且当第二轴帽2可旋动地配合于第一轴帽1时,第二轴接孔212的中心与中心轴A1重合。
在实际运用层面上,第一轴接孔112与第二轴接孔212分别可供一公轴与一母轴结合。当第一轴接孔112供一公轴结合时,第二轴接孔212则供一母轴结合;反之,当第一轴接孔112供一母轴结合时,第二轴接孔212则供一公轴结合。
请继续参阅图2A至图2D,其为第二轴帽相对于第一轴帽旋转时,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所在位置的变化情形,其中,以斜线所标示的区域代表定位凸块,以虚线所围绕的区域代表定位凹槽。
如图2A所示,当第二轴帽2以中心轴A1为一旋转中心,沿一旋转方向I0而相对于第一轴帽1旋转至一闭锁区域位置,定位凸块12、13、14与15分别对应于定位凹槽22、23、24与25所在的位置,此时,定位凸块12、13、14与15分别伸入定位凹槽22、23、24与25,用以使第一轴帽1与第二轴帽2相互闭锁定位。
如图2B所示,当第二轴帽2沿旋转方向I0,自闭锁区域位置旋转90°时,定位凹槽22与25并未与任何定位凸块所在的位置完全重合,但是,定位凹槽23与24分别与定位凸块12与15所在的位置完全重合。可知,此时定位凸块13与14接触于第二轴面211,然而,定位凸块12与15悬空于定位凹槽23与24所在的位置。
如图2C所示,当第二轴帽2沿旋转方向I0,自闭锁区域位置旋转180°时,定位凹槽22、23、24与25并未与任何定位凸块所在的位置完全重合,可知,此时定位凸块12、13、14与15接触于第二轴面211。
如图2D所示,当第二轴帽2沿旋转方向I0,自闭锁区域位置旋转270°时,定位凹槽23与24并未与任何定位凸块所在的位置完全重合,但是,定位凹槽22与25分别与定位凸块13与14所在的位置完全重合。可知,此时定位凸块12与15接触于第二轴面211,然而,定位凸块13与14悬空于定位凹槽22与25所在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3,其为现有枢轴结构中第二轴帽相对于第一轴帽旋转至各角度时,枢轴结构可提供的扭力。同时,请一并参阅图2A至图2D。如图所示,当第二轴帽2沿旋转方向I0,自闭锁区域位置旋转出来时,必须提供较大的扭力才能克服第一轴帽1与第二轴帽2间的相互闭锁定位。
当第二轴帽2沿旋转方向I0,自闭锁区域位置旋转90°时,由于定位凸块13与14不对称地接触于第二轴面211,而且定位凸块12与15悬空于定位凹槽23与24所在的位置。因此,在受力不均匀与接触面积变小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枢轴结构能提供的扭力会明显地骤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典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典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自动包装机的给料装置
- 下一篇:电动线扣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