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956.1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钧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单兆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电感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脑设备已经是目前社会中所非常广泛使用的了,而电脑零部件中,主机板更是其协调电脑各项零部件的桥梁,为了使得主机板上的CPU得到稳定的电压以及电流藉以驱动CPU,电感元件更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电感元件已经大量且广泛的使用在主机板上了。
其原理是,当方波电压通过电感时,电感可将方波形电压转换成电流型态,且电感可将电流的大小变化固定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且电流通过电感后即转化为较平滑的电压输出,而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和方波形的电压的作用比有关,所以可以达到降压的目的。
如附图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常用电感A设有一中心轴A1,该中心轴A1为一环状结构,该中心轴A1外再绕设一线圈A2,藉由电感A的特性,担任CPU电源管理的重要元件。
然而上述电感A在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
现有的CPU需求电流有日渐增加的趋势,电感值已经不是电感A制作时的考量了,当电感A的饱和电流增加,业者会以增大线圈直径予以改善增加电感A的饱和电流,然而增大线圈面积必使得绕线面积增加,使得电感A体积过大,导致空间无法有效利用,因此,常用电感A存在饱和电流不足的缺点。
常用电感A中心轴A1为一环状结构,当制作此种电感A时,必须雇请大量人力手工绕设线圈A2在中心轴A1上,使得成本偏高,也无法符合目前工厂自动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的结构,解决了常用电感存在的饱和电流不足,制作成本偏高,无法符合目前工厂自动化需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盖体,是由上盖及两侧板所组成,该各侧板利用上端与该上盖的底面连接;中心轴,该中心轴两端连接该各侧板;线圈,套设在该中心轴:侧板供中心轴连接处分别设有凹槽;侧板上端与上盖的底面连接方式为黏着剂;中心轴两端与各侧板连接方式为黏着剂;线圈为预绕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感盖体由一上盖与两侧板所组成,该中心轴两端连接在该两侧板,该线圈绕设在该中心轴上,藉由线圈密集的绕设在中心轴上,达到更多的线圈绕设面积,使能达到较高的饱和电流。
中心轴为一柱体,当要组装电感时,可先以机器绕制线圈,并且该线圈直径恰巧可套设入该中心轴,再直接将该线圈套设入该中心轴即可,并且该各侧板供中心轴连接外可分别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可供组装时定位用,藉由上述结构达到组装快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电感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感B包括:盖体B1、中心轴B2与线圈B3。
该盖体B1由一上盖B11与两侧板B12所组成,该各侧板B12利用上端与上盖B11的底面连接,该上盖B11与该各侧板B12为矩形体,该中心轴B2两端连接该两侧板B12,并且该中心轴B2上套设有一线圈B3,该中心轴B2为一柱体,再者,该各侧板B12上端与上盖B11的底面连接方式为黏着剂,该中心轴B2两端与两侧板B12连接方式为黏着剂。
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构件组装时,是可先以机器绕制该线圈B3,使得线圈B3的直径恰巧可套入该中心轴B2,只要将绕制好的线圈B3直接套设在中心轴B2即可,再将各侧板B12连接至该中心轴B2两端,再利用各侧板B12的上端连接一盖体B1即完成电感B,藉由上述结构,使此种电感B达到饱和电流增加的目的。
如附图7所示,电感B各侧板B12供中心轴B2连接处可分别进一步设有一凹槽B13,当将中心轴B2两端与各侧板B12连接时,可以有定位的效果,达到组装方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钧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钧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水器安全阀的芯子限位结构
- 下一篇:滑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