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775.9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贤;林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须螺栓锁合固定电路板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蓬勃发展,计算机设备已是相当普及的电子装置。目前市面上所见的计算机设备,无论是台式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是服务器,其内部必须装配有一主机板,以做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使得电性连接于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内存模块、控制适配卡(PCI card)等计算机周边硬件,得以顺利执行周边硬件的预设功能。
一般常见的固定主机板的方式,于计算机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数个导电铜柱(boss)做为固定构件,主机板上开设有数个对应于铜柱的透孔。主机板摆放于铜柱上,并与壳体之间保持一适当间距,再由多个螺栓分别穿设过主机板的透孔,并锁固于铜柱上,使得主机板藉由铜柱产生一悬置作用,避免主机板背面的焊脚接点与壳体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
传统以铜柱锁合固定主机板的方式,于装卸主机板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逐一且重复地进行螺栓锁合与卸除的动作,于作动上相当费时繁复,实际使用上并不便利。且目前的电子装置要求轻薄短小,过多的铜柱数目将占据主机板过多的面积,导致主机板上的电路布线(layout)不易,电子装置的整体体积亦无法微型化。
因此,近年来发展出可直接以手指转动的拇指螺丝(thumb screw),以做为固定主机板的定位构件,以大幅减少铜柱的使用数量,因而解决了以铜柱锁合固定主机板所产生的问题。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拇指螺丝、电路板与机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机壳10上具有数个定位柱11及一螺孔61,其中每一定位柱11的上段开设有一颈部12。电路板20开设有数个对应于定位柱11的定位孔21。各定位孔21呈葫芦状而具有一宽段22及一窄段23,而且定位柱11前端由宽段22穿过定位孔21。如此,电路板20便可以由定位柱11于机壳10上滑动,并且使得定位孔21的窄段23嵌入定位柱11的颈部12。的后,只要将拇指螺丝60穿过电路板20并旋入螺孔61内,便能够将电路板20固定于机壳10上。
然而,利用姆指螺丝来固定主机板,仍属螺合的锁固方式,于装卸主机板的过程繁复,不仅耗费的时间过长,而且拇指螺丝的成本亦高于传统螺栓的价格,因而导致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的增加。因此,该如何真正落实以无螺栓(screwless)方式固定主机板的装设位置,以及方便使用者快速便捷地装卸主机板,是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亟欲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改进现有技术以螺合方式装卸主机板,导致电子装置的体积无法微型化,装卸过程过于繁复且耗时,且需要搭配工具进行锁合,使得制造成本过高,并且不便于使用者操作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定位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具有一壳体及一电路板,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结合孔,且壳体相对结合孔具有至少一结合柱,电路板相对于壳体沿着一结合方向位移,并由结合孔与结合柱的互相结合,以使电路板卡掣于壳体上,且电路板由定位装置而固定于壳体上。
定位装置包括有一枢接座以及一定位件。枢接座设置于壳体上。定位件具有一止挡端及一扣持端,定位件以其中段枢接于枢接座,用以相对于枢接座转动至一水平位置,并以止挡端抵住电路板的一侧边,且令扣持端卡扣于壳体上,进而使电路板固定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定位装置利用定位件的止挡端来抵靠住电路板的一侧边,并且让定位件的扣持端扣持于壳体上,而使电路板得以稳固地装设于壳体上。如此一来,使用者无须由多组螺栓固定电路板,真正达到以无螺栓方式将电路板结合于壳体上,使用者将可更快速且省力地装卸电路板,大幅提高操作上的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拇指螺丝、电路板与机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2A、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放大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5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板装设于壳体上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机壳 11定位柱
12颈部 20主机板
21定位孔 22宽段
23窄段 60拇指螺丝
61螺孔 100电子装置
101壳体 103卡扣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