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433.7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0 | 分类号: | B32B5/00;B32B33/00;B65G15/30;A63B2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桑丽茹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跑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带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噪音、消除静电以及具有定型效果及增加接着强度的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一般用于输送带或跑步带的带体10结构,其主要是由一层纤维布层11、一层内层胶皮12、另一层纤维布层13及一层外层胶皮14所构成,该内层胶皮12是在纤维布层11上以液态乳化胶料涂布形成,在内层胶皮12的胶料尚未干涸以前,另一层纤维布层13就贴设在内层胶皮12上,接着同样以液态乳化胶料在另一层纤维布层13上涂布形成该外层胶皮14,由于内、外层胶皮12、14与各纤维布层11、13结合,是在液态胶料的状态下被迫滚压填平,使得液态胶料得以渗进入纤维布层11、13内,借此得到固结成为一体的输送带或跑步带结构。
虽然上述带体10结构可达到一体结合的效果,然而其使用性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一般带体10由于让胶料渗进纤维布层11内作成结合,胶料很有可能会渗透到达纤维布层11最底面与机器接触的部位,硬化后的胶料与运转中的机器在摩擦接触下,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而且摩擦产生的热量也无法顺利排出,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另外还有一项缺失是,纤维布层11与机器在高速摩擦接触下容易产生静电,然而一般带体10并未做有任何消除静电的设计,因此无论是输送带或跑步带,一旦使用者接触到带体10时,就容易受到静电电击伤害,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并具有消除静电效果的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包括有一块上基布及一块下基布,其中:上基布具有一层织布层、二层分别涂布设置在织布层上下两处的隔离层、一层涂布设置在上隔离层顶面处的外表层、以及一层涂布设置在下隔离层底面处的底胶层,外表层及底胶层是由预定乳胶剂所构成,隔离层是由预定溶剂及静电消除剂混合构成,用以阻隔外表层及底胶层的胶剂渗透入织布层内;下基布具有另一层织布层、一层涂布设置在另一层织布层顶面处的另一层隔离层、以及一层涂布设置在另一层隔离层顶面处的散热层,散热层是由具有散热作用的乳胶剂构成,其顶面刚好与上基布底胶层相互粘结固定,另一层隔离层是由预定溶剂及静电消除剂混合构成,用以阻隔散热层的胶剂渗透入另一层织布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在织布层上涂布一层由聚氨基甲酸酯(PU)溶剂及静电消除剂所混合的隔离层,用以防止胶液渗进入织布层内,借此达到降低噪音及消除静电,且更进一步地能让织布层产生定型作用以及增加接着强度等多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带体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运用在跑步带上;
图4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运用在输送带上;
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及
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中,将能清楚的呈现,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及跑步带结构是一种带体1结构,此一带体1可做为跑步带或输送带使用,适用安装在一般具有滚筒的机器(如图3及图4所示),参见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带体1是由一块上基布20及一块下基布30贴合固定,接着,再将上述各基布20、30的组织详述于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