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362.0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尚志;唐照勇;王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结晶器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作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
技术背景
目前,大多数结晶容器底部放料阀门普遍采用球阀、蝶阀、闸阀等常见的几种阀门。但是无论使用那种阀门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物料的不断结晶,结晶容器的底部及容器与阀门的连接管路多为固体状态,物料的流动性很差,甚至不能流动,通常解决的办法是用蒸汽吹扫管路,常常会产生下列问题:1、阀门由于经常被加热,使用寿命急剧缩短,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维护费用;2、需要配置一条专门的蒸汽管道,增大了设备投资;3、每次放料都要使用蒸汽,增加了生产成本;4、蒸汽中的大量冷凝水被带入到物料当中,造成了生产中的水平衡失衡,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结晶堵塞、结构简单、选材、制作方便,使用及维护方便的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结构组成:
阀体-该阀体为一由不锈钢整体铸造的、侧壁上带有一侧伸的出料管的垂直管状阀体;在阀体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与结晶器底部放料口法兰相配合的联接法兰,下部顶端带有一外法兰,在管状阀体的内、侧伸的出料管下部设有一与管状阀体联为一体的、中间开有贯通导向滑孔的内支撑体,在内支撑体滑孔上水平开有环状密封垫凹槽;
导向螺母-该导向螺母为一位于阀体内、外侧与垂直管状阀体下端内管壁配合、底端带有固定法兰的内螺纹螺母,导向螺母与阀体底端法兰联接;
阀杆-该阀杆为一顶端设有一与垂直管状阀体上端内壁滑动配合的密封阀板、下端带有与导向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的垂直阀杆;在阀杆的下端头设有一旋转手柄;
密封阀垫-该阀垫为一圆形橡胶制品,外部倒角,用螺栓固定在阀杆上端密封阀板上;
密封圈-该密封圈为环形氟胶O型圈,嵌入于阀体的内支撑体滑孔上水平开有的环状密封垫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其特征在于在阀杆侧壁上轴向开有一定位键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下部水平穿过阀体管壁的设有一定位销,其定位销的顶端滑入阀杆上的定位键槽将阀杆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其特征在于阀体侧壁上的侧伸的出料管轴线与垂直管状阀体轴线成135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其特征在于其阀体内侧顶端为倒角结构;其密封阀垫下面边缘为为倒角结构,阀体顶端与密封阀垫的倒角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改变材质,能有效解决物料结晶带来的放料难题。能有效防止结晶堵塞,同时结构简单,选材、制作方便,使用及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防堵塞的结晶器放料阀门,它由下列结构组成:阀体1-该阀体为一由不锈钢整体铸造的、侧壁上带有一侧伸的出料管2的垂直管状阀体;在阀体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与结晶器底部放料口法兰相配合的联接法兰3,下部顶端带有一外法兰,在管状阀体的内、侧伸的出料管下部设有一与管状阀体联为一体的、中间开有贯通导向滑孔的内支撑体4,在内支撑体滑孔上水平开有环状密封垫凹槽;导向螺母5-该导向螺母为一位于阀体内、外侧与垂直管状阀体下端内管壁配合、底端带有固定法兰的内螺纹螺母,导向螺母与阀体底端法兰联接;阀杆6-该阀杆为一顶端设有一与垂直管状阀体上端内壁滑动配合的密封阀板7、下端带有与导向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的垂直阀杆;在阀杆的下端头设有一旋转手柄8;密封阀垫9-该阀垫为一圆形橡胶制品,外部倒角,用螺栓固定在阀杆上端密封阀板上;密封圈10-该密封圈为环形氟胶O型圈,嵌入于阀体的内支撑体滑孔上水平开有的环状密封垫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废气余热利用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液体温差液堕止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