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烟气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851.0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嘉明;成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琳国;何嘉明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D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076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烟气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工设备,属于燃油(气)、燃含氢燃料设备的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结构的燃气(油)、燃含氢燃料设备的烟气冷凝器。
背景技术
燃油、燃气锅炉的排烟气温度较高,一般都在150℃以上,特别是蒸汽锅炉,许多超过200℃;燃气热水器排烟气温度为160~180℃;壁挂炉排烟气温度为120℃左右。同时,油和燃气中含有大量的氢元素,其中燃油中氢含量约占燃料个成分的11~14%,燃气中氢含量约占燃料成分的20%,天然气更高达25%,也存在其他的含氢元素较多的燃料,它们燃烧都产生大量的水蒸汽,使得烟气携带大量的气化潜热。高温烟气的直接排放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清洁能源,同时增加了污染物排放,危害生态环境。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烟气热能回收技术,即在烟道中设置换热器,利用高温烟气加热水或空气,从而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释放气化潜热,提高设备热效率。
目前,国内一般采用翅片管或热管作为换热器,并用冷却水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但是,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较低,一般在60℃以下,要回收这部分热量必须克服传热温差小的限制,而翅片管和热管由于受热面积和换热效率有限,只能将烟气温度降到80℃左右,无法达到冷凝烟气水蒸汽的效果;同时,当换热器中水温低于烟气露点温度时,将有冷凝现象,冷凝水呈酸性(PH=4~5)及溶解有较多的氧气及二氧化碳,而换热器一般为金属制品,因此冷凝水对设备有明显的腐蚀作用,如果烟气中含有硫,腐蚀情况会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释放气化潜热,提高设备热效率,回收热能的改进结构的烟气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结构的烟气冷凝器,包括外壳、换热元件、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换热元件为毛细管,其两端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连接。毛细管可以增加换热元件与烟气、冷凝水的接触面积,有效克服了传热温差小的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
上述冷凝器设有喷雾装置,包括喷淋水箱、喷头、水泵以及连接管道。喷雾装置产生的喷雾可以将上升的烟气温度降到30~40℃,而喷雾则吸收烟气热量和水蒸气冷凝的汽化潜热,被加热成喷淋水,汇集到冷凝器下部的喷淋水箱,与毛细管中的冷却水做进一步的热量交换。
进一步,所述换热元件设于喷淋水箱中。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为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盘管式或管排式布置的毛细管。聚四氟乙烯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几乎不被任何化学药品所侵蚀;另一方面,虽然聚四氟乙烯的导热系数小于钢铁等金属材料,但可以通过减小管壁来降低热阻。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的外径等于或少于6mm。细小的毛细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成巨大的换热面积,同时由于喷淋水在管外冲刷毛细管的换热系数与管子的直径成反比,所以细小的毛细管可以大大提高换热系数。
进一步,所述喷雾装置设有过滤器,该过滤器的出口与水泵进口连接。燃油烟气中含有灰分,喷雾与烟气接触后会将部分灰分参杂进喷雾水中,因此在管道上加装过滤器,可以滤去灰分,防止水泵堵塞。
上述冷凝器设有气水分离器,该气水分离器设于烟气出口处。在烟气出口下方设置气水分离器,可以分离烟气中的水分,只让降温后的气体透过气水分离器从烟气出口散开。
上述冷凝器设有水位监控器。水位监控器的作用在于监控冷凝水的高度,保证水位稳定。
上述冷凝器底部设有排水口。
上述外壳和管道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或内部涂抹防腐蚀材料。由于冷凝水带酸性及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金属会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采用耐腐蚀材料和涂抹腐蚀材料可以有效防止酸性冷凝水的侵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扩大了换热元件的受热面积,可以进一步回收热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和防腐蚀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酸性冷凝水的侵蚀,避免冷凝器因腐蚀而过早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琳国;何嘉明,未经成琳国;何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自动分解式纳米油烟机
- 下一篇:三角波产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