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脚踏开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608.9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东 |
主分类号: | A47K13/10 | 分类号: | A47K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会 |
地址: | 102425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 座圈 马桶盖 脚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脚踏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马桶座垫及马桶盖需要用手抬起和放下,这对老人和孩子很不方便,同时也不卫生。而其他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脚踏开合装置没有真正做到一键开合的纯机械结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脚踏开合装置,以达到一键开合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脚踏开合装置,主要包括底板、轴套、主轴、U形板、启动轮,动力回转轮、离合传动轮、缓冲轮、第一轴、第二轴、感压板、定位钩、压力传动杆、反压板等,其中轴套通过基座固定在底板上,主轴通过定位螺丝与轴套固定,动力回转轮、离合传动轮、缓冲轮、启动轮均套装主轴上,马桶座圈通过U形板固定在启动轮上,动力回转轮、离合传动轮、缓冲轮上均开设有自锁槽,该自锁槽一面是直角,另一端是斜坡。动力回转轮、离合传动轮、缓冲轮组成一个自锁联动开合装置。自锁杆铰接在离合传动轮上,并设有复位弹簧使其保持向自锁槽内压紧的趋势,动力回转轮通过软轴闸线与脚踏板连接,定位杆铰接在定位杆底座上,感压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轴上,由底板、感压块、感压杆、感压板依次铰接,形成一四连杆机构,并设有复位弹簧使感压板保持向上抬起的趋势,定位钩套装在第一轴上,可以绕该第一轴自由转动,并设有复位弹簧使定位钩保持向上抬起的趋势。定位钩与缓冲轮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压力传动杆固定在第一轴上,在该压力传动杆的一侧通过一导轨安装有开合滑块,并设有复位弹簧使开合滑块保持向前滑动的趋势。开合滑块下方具有一倾斜面、一个凹槽,和侧方一个凸起。分别用于与反压板、定位钩和拨动杆配合动作,反压板固定于第二轴上,并设有复位弹簧使反压板保持向上抬起的趋势,反压板上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突出部分,其中第一个突出部分穿过压力传动杆的下方与所述开合滑块上的倾斜面配合,同时也接收压力传动杆传送的压力,另一突出部分与止动钩配合。所述第二复位推力杆铰接在反压板上,第一复位推力杆一端与第二复位推力杆铰接,其活动都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第一复位推力杆的另一端与启动轮配合,工作是啮合在启动轮上的槽中,在所述反压板的旁边设有止动钩,拨动杆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定位板与隔板下,并设有复位弹簧使止动钩保持向反压板靠紧的趋势。
拨动杆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定位板与隔板下,拨动杆的一端向上方弯曲,且其位置与开合滑块上的凹槽相对应;拨动杆的另一端向上方弯曲,并且与止动钩相互接触。
为了使马桶座圈与本装置连接得更为牢靠,还可以在主轴上远离启动轮的位置处套装一辅助启动轮,并将U形板同时固定在启动轮和辅助启动轮上,马桶座圈固定在U形板上。
启动轮内安装有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一端固定在启动轮上,另一端固定于缓冲轮上,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启动时的冲击力。
轴套内安装有扭矩弹簧,该扭矩弹簧一端固定在启动轮上,另一端固定于轴套上,用于抵消一部分马桶座圈的重量。
脚踏板可以利用马桶的地脚螺钉固定在马桶附近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耐用,动作准确、真正做到了一键开合,并且适用性广泛,便于现有卫生洁具的改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图1的B-B剖面图
图4:图1的C-C剖面图
图5:图1的D-D剖面图
图6:图1的E-E剖面图
图7:图1的F-F剖面图
图8:图1的G-G向示意图。
图中:1主轴 2动力回转轮 3离合传动轮 4缓冲轮
5缓冲弹簧 6启动轮 7扭矩弹簧 8轴套
9基座 10辅助启动轮 11感压块 12感压杆
13定位杆 14第一轴 15定位杆底座 16感压板
17定位钩 18开合滑块 19压力传动杆 20拨动杆
21反压板 22止动钩 23隔离板 24第二轴
25防尘罩侧板 26定位板 30自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东,未经周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