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与灯串一体成型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475.5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文芳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1/002;F21V23/06;F21V15/02;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一体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串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灯串结构主要包括有电线及灯泡,利用电线分别结合以多数个灯泡,而形成一灯串。现有灯泡是独立制作完成,再分别与电线相套接,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有一灯泡1,先套合在一灯蒂2内,使其二导电丝11向外弯折,反向靠合在灯蒂2的两侧;两根电线3则在尾端分别先结合以金属片31,然后设在一灯座4内部的两侧,当灯蒂2及灯泡1一并插入灯座4后,二导电丝11及可分别与二金属片31接触,使灯泡1与电线3形成导电连接的状态。其缺点在于构件多,组装麻烦,结合力不足,容易松脱。
另有一种现有的结构,为美国第7,220,022号专利案,其是针对使用发光二极体组成的灯串设计,使发光二极体的二导电脚先分别与灯串的两根电线相结合,然后在外部套合以一外壳,再以塑胶包覆住外壳的开口端及发光二极体的导电脚和电线的一部份。由于此构造必须利用一外壳从外包住发光二极体,在组装上较为麻烦。而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塑胶只包住二导电脚的外部,其间虽留有一间隔空隙,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意外的外力,使其弯折而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也即此构造的绝缘效果并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与灯串一体成型的结构,利用电线直接与灯泡的导电丝相结合主要在其间加设以一间隔体,再从外部直接以塑料包覆成一体的构造,无须另以外壳相套接,构件少,组装简便,结合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泡与灯串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由多数个灯泡及电线所组成的灯串,其中灯泡的两根导电丝是与灯串电线外端的金属部直接组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导电丝之间设以一个不导电间隔体,而两根导电丝以及间隔体的外部一并包覆有塑性材料,灯泡的发光部仍外露在塑性材料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构件少,组装简便,结合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灯泡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灯泡与灯串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有灯泡1、灯串的电线3及一不导电间隔体5,其中灯泡1的二导电丝11是与电线3外端的金属部32直接组合在一起,在其间并设以不导电间隔体5,以确实分离两组金属部32及导电丝11的组合体,而外部再以塑性材料凭借一体成型机构,直接包覆,可形成一类似现有灯泡的外部6,或其他任意造型,使灯泡1的发光部仍外露。由于灯泡1与电线3是直接结合,且外部是利用塑料直接包覆组合,无须其他外壳的附加,整体具有最佳的强度,可防止分离或松脱的发生,而其组合又极为便利,也能增进组装的效率。
请再参阅图6至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化实施例,其特征在于灯泡1的导电丝11是与电线3的外露金属部直接以焊锡33焊接为一体,使其组合的强度更加的提升,获致进步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文芳,未经潘文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磨耗弧形抱箍连接式道岔拉杆
- 下一篇:墙载式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