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082.4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云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笔具结构,尤指一种在笔杆或笔帽上形成有装饰条纹的笔具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笔具10,其具有一笔杆101及一笔帽102,该笔杆101及该笔帽102上均形成有多个装饰条纹103,而该等装饰条纹103,是在该笔具10的笔杆101或笔帽102的外壳先经过烤漆或电镀后,再以化学蚀刻其漆料或电镀料形成。
然,化学蚀刻的纵深比有一定的限制,故无法形成较明显而立体的该等装饰条纹103,且蚀刻过程的一致性不易控制,容易产生该等条纹103的纹路或形状上的瑕疵,而使该笔具10成为不良品,再者,利用化学蚀刻形成的该等条纹103的棱缘约略呈不规则状或尖锐状,如此将使得使用者握触该笔具10的手感不佳。
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于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笔具结构,不需经过化学蚀刻,即可在该笔具上形成有凸出的装饰条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具结构,其包括:一外壳体,其为一中空柱体,该外壳体上形成有多个开口且两端分别形成有一通口;一内壳体,其为一中空柱体,该内壳体自该外壳体的其中一通口插设并容置于该外壳体内;以及多个装饰条,其嵌合于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并自该等开口凸出于该外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具结构,其包括:一外壳体,其为一中空柱体,且该外壳体上形成有多数开口;一内壳体,其为一中空柱体,且该内壳体紧配合地穿插于该外壳体内;及,多数装饰条,各该装饰条夹置于该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且各该装饰条自各该开口凸出于该外壳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藉由该等装饰条嵌合在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且自该等开口凸出于该外壳体,可使笔具的笔杆或笔帽具有明显且立体的装饰纹路,而不需要以化学蚀刻来形成,且该外壳体或该装饰条可以烤漆或电镀成任意颜色的外观,使漆料或电镀料的选择可不受化学蚀刻的限制,而该等开口及该等装饰条也可形成任何相对应的形状,以形成多样化的外观造型的笔具,并使笔具具备更佳的握触质感,且容易于制造与组装。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笔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杆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杆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装饰条未完全插入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间)。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杆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帽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帽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帽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笔杆与笔帽组合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笔具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笔杆
11外壳体 111开口
112通口 12内壳体
13装饰条 131凸部
13A装饰条 13B装饰条
131B凸部 14笔心部
2笔帽
21外壳体 211开口
22内壳体 23装饰条
231凸部 24笔夹部
3笔具
31外壳体 311开口
33装饰条 331凸部
10笔具
101笔杆 102笔帽
103装饰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云,未经杨丽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