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抗静电与杀菌层的地垫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178006.3 申请日: 2007-10-12
公开(公告)号: CN201108295Y 公开(公告)日: 2008-09-03
发明(设计)人: 魏英洲 申请(专利权)人: 魏英洲
主分类号: A47G27/02 分类号: A47G27/02
代理公司: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刚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静电 杀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地垫,尤指一种具抗静电与杀菌层的地垫。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市售的地垫其材质不外乎EVA发泡制品或人造塑胶材质或是木质板材所制成,当使用者于习用的地垫上行走,或是小孩于其上玩耍,会因为摩擦的关系而产生大量静电,根据医学报导指出,静电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因此,人们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不正常的出汗现象,久而久之,对人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抗静电地垫,其通常于地垫与地面间设一导电层,藉以产生接地的作用而消除静电,然而这样的地垫通常不具可弯曲性,因此施工上较不方便,而且制程繁复、造价也高,较不为一般人所乐于采用。

此外,地垫上所形成的静电磁力作用,容易使灰尘或是细菌吸附于地垫上,而这些所吸附的灰尘或细菌经常是导致幼儿过敏的过敏源,因此,如何消除地垫上所产生的静电,并进一步使其产生抗菌的效果,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抗静电与杀菌层的地垫,以解决上述习用地垫的缺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抗静电与杀菌功能的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层,基底层上设有由数纳米化金属矿物结晶体构成的一具抗静电与杀菌层。

其中,该基底层为EVA发泡层。

其中,该基底层为塑胶层。

其中,该基底层为木质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上述纳米化金属矿物结晶体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shaped ZincWhisker,缩写为ZnOw),其为一种抗静电高分子材料,该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在电场的作用下,其晶须针尖会产生电核集中效应与隧道效应,因而具备有导电的特性而可逸散地垫上所形成的静电的功能,且该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针状结构可破坏撞击地垫细菌的细胞壁,进而达到杀菌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如下几项优点:

1、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系为依据有四根针状型态的结晶结构,因此经过纳米化处理的后,其针尖可顺利刺破细菌的细胞壁,使其丧失保护屏障而自然死亡,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2、保留地垫挠性的特质,降低施工难度。惟上述的说明系仅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特征的概述,为使审查员及阅读本说明书的专业人士,皆能更明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本说明书内容据以实施,故对本实用新型配合图示加以说明,惟以下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乃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如图1、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流程图。首先必须形成一基底层10,该基底层10的材质可为软性的EVA发泡材质或是一般塑胶材质或是木质板材,再于基底层10上设具由数纳米化金属矿物结晶体构成的抗静电与杀菌层20。

上述的数纳米化金属矿物结晶体系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shapedZinc Whisker,缩写为ZnOw),其为一种抗静电高分子材料,经实验证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在电场的作用下,其晶须针尖会产生电核集中效应与隧道效应,因而具备有导电的特性,除此之外,在相同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用量的情况下,其在涂料中的电阻要比在塑胶或橡胶中来的低,因而有较佳的导电性。其原因在于,涂料中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几乎未被破坏而完整均匀地分散于涂料之中;而在后两者的情况下,尤其是橡胶加工中,由于物料流动性差,且在混炼过程中的剪切力亦大,导致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部分被破坏成单针,甚至造成针状体断裂,影响了导电通道的形成。

以上所述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藉由其导电的特性而达到逸散地垫上所形成的静电的效果。以下则再针对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如何达成杀菌的目的。

众所周知,细菌的最外层合成有一层细胞壁,细菌的细胞壁为无色透明、坚韧富弹性的膜壁,且占细菌整体干重的10-40%。由于折光性及不易染色,所以很难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其主要功用在于保持细菌外型和保护细菌。大部分的抗生素,例如盘尼西林(Penicillin),可抑制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醣(peptidoglycon),阻断微生物建筑细胞壁的能力,进而使得细菌失去保护屏障而无法存活。由此我们不难得知,只要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或者将其所合成的细胞壁破坏,即可达到杀菌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英洲,未经魏英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