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筷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865.0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3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煌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筷具。
背景技术
对大多数人来说,除了在家中用餐时使用需要清洗的餐具外,在外用餐时,通常都使用免洗餐具作为用餐进食的工具,对于华人而言,最常使用的免洗餐具即是免洗筷。
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原物料成本的提升,免洗筷的成本也随之提高,少数从业者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粗制滥造的免洗筷提供给消费者使用,这类免洗筷在使用时,大多含有荧光剂等化学物质,且免洗筷本身的碎屑过多容易刺伤皮肤,长期使用将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人们逐渐养成外出用餐自备筷子的习惯。
筷子本体具有细长形状,因此,使用随身携带的筷子时,容易发生携带不便、体积突兀不雅的问题,因此有人开发出组合式的筷子结构。
公知组合式筷子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该筷子1分别设有握柄10、夹部11与连接部12,组装时,连接部12二端的螺纹121分别螺固于握柄10与夹部11的螺孔101、111内,便可完成组装。然而,这种公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下述的问题:
1、筷子1在分解后,原先二支筷子1将分成二个握柄10、二个夹部11与二连接部12,因此总共会分解成六个零件,虽然筷子1的长度减短,但携带时的零件数量将增加,同时,连接部12由于体积小,特别容易在使用清洗或收纳时掉落遗失,而当连接部12遗失,筷子1将无法再度组装使用而报废。
2、当筷子1组合时,由于连接部12二端的螺纹121分别螺固于握柄10与夹部11的螺孔101、111,因此,当夹部11旋紧之后再度旋松时,连接部12的状态将会出现多种可能性,它可能随着夹部11同步转出、也可能维持连接于握柄10的状态、也可能与握柄10、夹部11相互松开而掉落;这样就增加筷子在使用上的不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为另一种公知组合式筷子结构,其筷子由上节体13、下节体14、螺帽15、螺栓16组合构成,上节体13具中空槽130可供下节体14容置其中,螺帽15顶段具有凸柱段150以嵌插组合于上节体13的中空槽130底端口,螺栓16底端则具一插柱部160以插组结合于下节体14顶端一凹槽140中;然而,这种公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下述问题:
1、由于螺帽15仅通过其凸柱段150以一定紧度嵌组在上节体13中空槽130内,故其所能达到的牢固性相当有限,使用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以及螺栓16松锁过程中所产生的扭动力,将容易导致螺帽15与上节体13之间的配合产生松动;且当该螺帽15定位不够稳固,而下节体14旋转过紧然后再度旋松时,往往会将该螺帽15带动旋松,进而造成螺帽15掉落遗失。
2、另有从业者通过在上节体13外壁径向点状冲压方式,加强定位该螺帽15,但如此一来,上节体13外壁因冲压所形成的凹孔,除了影响美观之外,还容易藏污纳垢而产生卫生问题,使得筷子的整体质量大受影响。
3、筷子上、下节体13、14的组合状态,完全通过螺栓16与螺帽15的螺合完成定位,然而,由于螺栓16与螺帽15之间必须具备较大配合间隙才能螺动,故二者之间相互螺紧时往往会产生错位偏移现象,加上其设计上并无其它导正结构,使得筷子的组装精度、质量因而受到影响,虽然这是一个极小的结构部位,但对于欲向精品化发展的组合式筷子产品而言,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稳固性高、组装质量好的组合式筷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筷具,其由握持段、连接定位件与夹持段组合构成;
所述握持段,其内部具有贯通的容置空间,握持段的顶端设有可活动组合的盖体,握持段的底端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穿口;
所述连接定位件,包括外筒及内螺座,其中外筒内部具有通孔,外筒外周顶段具有缩径的嵌插部,嵌插部插组在握持段底端的穿口内;内螺座的外周紧塞在外筒的通孔顶段,内螺座中央具有贯穿的螺孔;
所述夹持段,其顶端一体凸伸形成有螺柱以及阶柱部,其中螺柱螺合在所述内螺座的螺孔,阶柱部插组配合在所述外筒的通孔底段。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筷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连接定位件的外筒嵌插部插组在握持段穿口中的插组配合状态,可通过该内螺座外周紧塞在外筒通孔顶段的组配形态,使得外筒嵌插部得以进一步外扩紧塞在握持段穿口,使其组合状态更加稳固牢靠而更加不易松动,且使握持段外壁无须冲压凹孔即可达到稳固定位的要求,借此有助于组合式筷子的美观设计及质量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煌,未经刘明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约型多功能筷子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灶具的通风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