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505.0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宜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璿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9/38 | 分类号: | B26B19/38;B26B19/02;B26B19/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迅速修剪头发的电动发剪结构创新形态设计。
背景技术
电动发剪是一种利用电动控制方式,使成相迭组合的固定刃片与活动刃片能经由横向的交错位移动作,而将头发剪断的器具,但由于传统式的电动发剪其组成组件多过于复杂,故不但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更相对会影响其所贩卖的价位,况且因为传统式的电动发剪用来供活动刃片衔接上的弹性压板与马达的电感片相接,使弹性压板的硬性会较高,相对无法在使用时主动迫使活动刃片往固定刃片方向贴靠,让其两者间会产生有空隙,如此,将造成修剪不完整,并有夹住头发、扯痛理发者的困扰。
因此,若能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让生产、组装时能较方便、迅速,制作成本相对低廉,且该电动发剪在使用时,还能让活动刃片利用弹簧的弹性,而主动贴靠于固定刃片上,以避免产生空隙让修剪不完整的现象,乃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所欲改良的问题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包含:一主体座、一上盖壳、一马达、一摆动件、一刀具组及一调动杆,其中,主体座与上盖壳是相同形状的开槽式座体,通过上、下崁合的定位方式,而能将装配入的组件隐藏在内槽中,且该主体座的内槽前段凸伸有一枢柱,前方则形成有一开口,并在开口外方下枢套有一活动片,及该主体座一侧边壁外方设有多个的定位孔,马达组配在多个呈相迭置形态的电感片中,当马达被启动运转时,就能透过电感片而产生电磁场,并能随着马达转子旋转角度的不同,而将电磁力交互转移到电感片的两侧边上,摆动件后方端设有二往相异侧延伸出的可吸附件,中段则贯设有枢孔,让摆动件能利用枢孔而枢组在主体座的枢柱上,前段并延伸有一端部具扣勾块的悬臂,及该摆动件的两侧均能供一压缩弹簧套置定位,刀具组具有一扭力弹簧、一活动刃片及一固定刃片,该扭力弹簧中央凹入,以供套掣在主体座的扣片上,两侧则先形成有螺旋部后,再往前延伸出,以利用该延伸段来与活动刃片相连结,又活动刃片与固定刃片相迭置,活动刃片上并隆起以形成为一接合座,调动杆内方设有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穿过调动杆而能与外方的控制旋钮相接,前方则与主体座的活动片相结合,使当调动杆被上下拨动时,将能利用翘翘板原理而带动活动片位移,通过此,得到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电动发剪结构简单,构成的组件亦较少,故不仅能增快生产、组装的速度,更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以大幅提升其竞争力。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发剪的结构改良,其扭力弹簧系单独设置,故将不会产生过高的硬性,令其能利用弹力的保持,而让活动刃片一直确实贴靠于固定刃片上,以避免在其两者间产生有空隙,造成修剪不完整,并有夹住头发、扯痛理发者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活动刃片被带动位移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活动刃片被带动位移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6: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刃片的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分:
主体座----10 内槽-----11
枢柱-----12 开口-----13
活动片----14 定位孔----15
扣片-----16
上盖壳----20 内槽-----21
马达-----30 电感片----31
摆动件----40 可吸附件---401
枢孔-----402 悬臂-----403
扣勾块----404 压缩弹簧---41
刀具组----50 扭力弹簧---51
活动刃片---52 接合座----521
固定刃片---53
调动杆----60 定位柱----61
控制旋钮---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璿精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正璿精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波收信光纤传输系统
- 下一篇:电感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