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灯型背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491.2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峰;林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41/1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森 |
地址: | 2150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灯型 背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有关,并且特别地,关于一种可利用一个平衡变压器控制两个灯的多灯型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高质量光源。
然而,多灯型背光装置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使得每一个灯的电流均能维持大致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具有非常稳定且均匀的亮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一种可应用于多灯型背光装置的Jin平衡电路(Jin balancer)被提出。图1是表示先前技术中具有Jin平衡电路结构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假设多灯型背光装置1包含有十个灯12,由于在Jin平衡电路结构中,一个平衡变压器2仅能串接一个灯12,因此,多灯型背光装置1总共需要十个平衡变压器2,才能使流经每一个灯12的灯电流达到大致相等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该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个平衡变压器及一高压电源。其中N为一正整数。
该N个平衡变压器电连接至该2N个灯。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衡变压器包含一第一主线圈(primary windings)、一第二主线圈及一次线圈(secondary winding)。k为范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数。
该第一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1)个灯;该第二主线圈串接于该第一主线圈及该2N个灯中的第2k个灯之间;该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及该第二主线圈,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该多个次线圈串接以形成一回路。该高压电源电连接于第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二主线圈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该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个平衡变压器及一高压电源。其中N为一正整数。k为范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数,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衡变压器包含一主线圈及一次线圈。
该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1)个灯及第2k个灯;该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该多个次线圈串接以形成一回路。该高压电源电连接该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多个主线圈。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可通过一个平衡变压器控制两个灯的灯电流,不仅可达到各灯电流的平衡,得到稳定而均匀的电流,同时亦简化了原本多灯型背光装置所采用的Jin平衡电路结构,以减少所需平衡变压器的数量,因而,可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先前技术中具有Jin平衡电路结构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灯的低电压端串接高压电容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灯的高电压端串接高压电容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表示与图2所示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相关的灯电流实验数据。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表示与图5所示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相关的灯电流实验数据。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0、50:多灯型背光装置 12、52:灯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0、50:多灯型背光装置 12、52:灯
2、14、54:平衡变压器 16、56:高压电源
18:第一主线圈 20:第二主线圈
22、60:次线圈 58:主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请参照图2,图2是表示该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灯型背光装置10包含2N个灯12、N个平衡变压器14及一高压电源16。其中N为一正整数。在此范例中假设N等于5,因此,图2中的多灯型背光装置10总共包含了十个灯12、五个平衡变压器14以及一个高压电源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