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配合脸形作调整的眼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343.0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阔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脸形 调整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眼罩,特别是指一种可配合各种脸形轮廓、密贴于人体眼部对眼部穴点进行按摩的可配合脸形作调整的眼罩。
背景技术
按;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现代的人们长期处于忙碌的工作中,使眼睛无法得到适当的休息及保养,致易形成眼部的退化,根据资料统计国人罹患视力不良约1000万人,小学生视力欠佳的有百分之五十,而高中生近视者更高达百分之八十六,这些令人怵目惊心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学童近视年龄下降,且国人罹患视力不良每年平均有百分之十成长率。
由于都市化的结果,高楼大厦栉比鳞次,学童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频仍的、近距离的使用眼睛时间过久,复以电视游乐器的盛行,再加上印刷不良地下书刊丛立,更都是造成今日近视儿童日益增多的主因。
另外,绝大多数的儿童,由于在近视初期未能及早治疗,等到发现时,多已是深度近视,难以复原,若平时再不注重保养,就更难以矫正。
如何适当保养眼部,使其能消除疲劳而处于松驰状态,实乃现代生活中所需重视,近年来,虽有多种眼部保健的产品问世,但一般皆属大型的治疗器材或者仅属单一功能,除了产生使用者操作不便外,其构造功效上仍未臻至于理想状态。
因此本设计人前申请有许多功能完善且易于携带的眼部按摩器的专利案,已针对习用的眼部保健产品作一改良,今本设计人欲进一步使眼部保健产品能更轻巧化、符合眼部工学以及更易于携带,并基于产品不断研究改良创新的理念下,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作,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挠性弯折调整的按摩眼罩,可配合各种脸形轮廓作调整,密贴于人体眼部对眼部穴点进行按摩,保养眼部、消除眼部疲劳且轻巧易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如下方案达成:一种可配合脸形作调整的眼罩,包含有:一罩体,设有可供配戴的带体;及一挠性单元,设于罩体中,以可挠性弯折的材料制成,可以挠性弯折定型,设有数突部。
上述罩体设有一开口。
上述罩体开口设有黏扣部,以封闭或开启罩体。
上述挠性单元以锡材料制成。
上述挠性单元贴附有一可产生震动力的震动单元。
上述罩体至少设有一电源单元。
上述电源单元藉一座体设于罩体,该座体中设有电池。
上述罩体设有控制单元。
上述挠性单元具有缺口,其形状配合眼部周围。
上述罩体设有对应于眼部位置的镂空部。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于罩体中设一挠性单元,其具有预定的弹性(如以金属、塑料、橡胶或其它可挠性弯折的材料制成)可以挠性弯折定型,其形状可配合眼部周围,并设有数突部;利用挠性单元使罩体配合脸形轮廓作适当调整变形,密贴于人体眼部,藉数突部针对眼部穴点进行指压按摩,达保养眼部、消除眼部疲劳之功效,且罩体易于弯折而便于携带。
以下仅藉由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的说明,俾使贵审查委员能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功能、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由前侧观视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由后侧观视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戴于眼部的使用实施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戴于眼部的使用实施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罩体对折收合的使用实施例;
图7a.b.c为本实用新型各种构造的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罩体 11开口 12黏扣部
13带体 14容置部 15镂空部
16镂空部 17镂空部 20挠性单元
21缺口 22突部 30震动单元
40电源单元 41座体 42电池
5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构造上包含有一罩体10、一设于罩体10的挠性单元20、一贴附于挠性单元20的震动单元30、二设于罩体10的电源单元40,其中挠性单元20具有预定的弹性可以挠性弯折定型,其形状配合眼部周围,以及设有数突部22;使罩体10能配合各种脸形轮廓作适当调整变形,以能密贴于人体眼部,藉由数突部22针对眼部穴点进行指压按摩,且罩体10易于弯折而便于携带。下文将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阔脑有限公司,未经阔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