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火灾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195.0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学 |
主分类号: | A62B37/00 | 分类号: | A62B37/00;A62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火灾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火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属于意外,但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一般在火灾发生初期会产生大量浓烟,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人吸入后造成缺氧和昏厥,或者浓烟浸入眼镜,使人无法利用视觉而快速逃生。因此,浓烟是火灾中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火灾逃生装置主要有防毒面具,各种口罩眼罩。防毒面具的保护效果最好,但体积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各种眼罩口罩大多质地柔软可以折叠,但不适合放在口袋里或挂在身体外,并且没有包装的眼罩口罩也容易受到污染,携带和保存的效果都不理想。因为火灾往往属于意外情况,而上述装置不能做到方便的随身携带,因此在发生火灾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这些装置,进而无法通过这些装置获得逃生。另外,很多高楼、火车、客车的窗户是封闭的,且玻璃不容易击碎,在发生火灾情况时不容易找到有效的硬质物体击碎玻璃等障碍物,给人们逃生带来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由于火灾往往属于意外情况,上述装置只有最大限度的做到随身携带才有可能在发生意外时应用此类装置而逃生。为了解决现有火灾逃生装置不便随身携带和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火灾逃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此装置外形为硬质容器,容器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封闭的开口,口罩和眼罩放置在容器内,容器的一端为硬质锥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硬质锥体与容器之间为分体结构,硬质锥体一端设有锥形尖角,另一端可与容器相连接,容器与硬质锥体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所述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的一端上设有挂钩或挂孔。以便于将其挂在钥匙链、书包等处而做到随身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的形状为管状,其横截面为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眼罩是由不易燃烧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其一面涂有胶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胶体设置在透明薄膜一面的四周部分,该面的中心部分没有胶体。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薄膜的长度不小于15cm,宽度不大于10.5cm。
作为优选,所述眼罩沿长度方将有胶体的一面向内卷在硬质棒体上,薄膜的起始端不设置胶体。使用时从起头处拉出薄膜,将其粘在眼部一侧,沿着薄膜向眼部另一侧按压眼睛周围使薄膜与皮肤粘牢,使眼睛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口罩本体的宽度不大于10.5cm。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的长度不大于10.5cm,宽度不大于3cm。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锥体的材料可以为硬质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装置外壳为硬质材料,口罩和眼罩放置在容器内,其外形坚固,小巧,适合放在口袋里、挂在钥匙链、书包等经常随身携带的物品上,发生火灾时取出装置内的口罩和眼罩掩住口鼻和眼睛,可以有效降低浓烟吸入口鼻,眼睛,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而且装置上有硬质锥体可以在发生意外时用于击碎玻璃等障碍物,增加了逃生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不含口罩眼罩的组装及正面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不含口罩眼罩的组装及正面刨视图。
图4为眼罩的示意图。
图5为口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的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实施例一,
在图2中,容器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或硬质金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长度为8cm,外径为2.5cm,壁厚为2mm。圆筒的两端有外罗纹,用于连接盖子2和硬质锥体3。作为优选,硬质锥体3的材料可以为硬质金属,其圆锥形高度为3mm,外径为2.5cm。
口罩如图5所示,选用耳挂型平面四层活性炭口罩,吸附材料为活性炭纤维,作为优选,口罩主体长度为11cm,宽度为8cm,因为口罩的尺寸较小,佩戴时可能与面部间有缝隙,因此佩戴后应同时用手按压口罩,可使浓烟不会从缝隙被吸入口鼻。
眼罩如图4所示,为不燃烧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长度为20cm,宽度为8cm,其中一面涂有胶体5,胶体5设置在透明薄膜一面的四周部分,该面的中心部分6没有胶体,沿长度方向使此面向内卷在硬质棒体8上,其末端,即拉出薄膜的起头处7没有胶体。使用时从起头处拉出薄膜,将其粘在眼部一侧,沿着薄膜向眼部另一侧按压眼睛周围使薄膜与皮肤粘牢,使眼睛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学,未经张树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式断路器的导电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高压开关和刀闸检修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