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车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009.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庭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庭妤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构造。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提供襁褓婴儿或幼儿坐、卧的载具,父母或长者可以凭借推行婴儿车而省却背负或抱持的重量负荷,进而更便于携带婴幼儿一起出游、散步或购物等户外活动,实属增进亲子互动更为密切的婴幼儿用品的一。惟,经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累积多年相关产业的产制经验发现,现有婴儿车实际上存有如下所述的种种缺点:
1、提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的结合稳定性不佳:现有婴儿车的提篮框架是采活动式设计,使提篮框架可脱离婴儿车骨架以随身携带及就近照顾,但所述的提篮框架与婴儿车骨架的结合方式却是直接插设在自骨架向上延伸的铝制中空支架而已,换言之,所述的提篮框架与幼儿的整体重量仅由中空支架承担,不仅支撑强度不足,更容易产生提篮框架晃动的不稳定现象,对于躺卧其中的幼儿而言,更造成安全性不足的严重缺失。
2、前轮座结构设计复杂且无法定向:现有婴儿车的前轮座虽可脱离婴儿车骨架以进行单轮及双轮的更换及变化,但经研究其构造后却发现,现有前轮座实际上具有因为零件过多及结构过在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存在;此外,更有前轮座及前轮无法固定朝向前方,致衍生婴儿车的前进方向难以控制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萌思加以改良念头,期设计一种婴儿车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测试及改良后,始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改良结构,通过采用分离式设计,通过简易操作可使前轮座快速脱离基座,以更换不同规格的前轮,兼具提升提篮结合稳定性、便于拆装、易于更替前轮等功效。
为达致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改良结构,所述的婴儿车包含一组婴儿车骨架、一组插设在婴儿车骨架上的提篮框架及一组装设在婴儿车骨架前端的前轮座机构;所述的提篮框架在环框之中段部位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枢转机构,所述的枢转机构是包含第一轴盘与第二轴盘,其中,所述的第一轴盘分别朝前后方向延伸有与环框组接的插接臂,朝上则凸伸供提篮把手插设的插槽,第一轴盘盘体凹设有外环槽与内环槽,而其中一插接臂是设有垂直于第一轴盘的容置槽及贯穿插接臂的滑槽,所述的容置槽并以通道及缺口连通外及内环槽;容置槽内设有弹性元件及定位销;又,所述的插接臂外部套设一滑套,所述的滑套以一铆钉穿过定位销及滑槽后定位,令滑套可带动定位销位移;所述的第二轴盘向下延伸一插接柱,以插设在婴儿车骨架上,第二轴盘盘体凸设有凸环,所述的凸环是嵌置在第一轴盘的外凹环中,且所述的凸环开设有若干穿孔供定位销插设;凭借的,所述的滑套可带动定位销退出缺口及穿孔,令第一轴盘可相对枢转并择一穿孔插设定位,以调整提篮框架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盘的内环槽中是可进一步成型有一挡块;所述的第二轴盘盘体则凸设有凸柱,所述的凸柱是嵌置在第一轴盘的内凹环中;凭借的,当凸柱在内凹环中位移时,可受挡块的阻挡而限制提篮框架的旋转角度。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轴盘的滑套外侧是可一体凸设一凸钮,以便于操作者的手指扳扣。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改良结构,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设有一组支撑机构供提篮框架的枢转机构插设,所述的支撑机构是包含第三轴盘及外盖,其中,所述的第三轴盘向下延伸一衔接套筒,所述的衔接套筒是以一铆钉固设在婴儿车骨架上,衔接套筒一侧设一纵向插槽,且衔接套筒的筒壁更开设一连通插槽的透孔,又,所述的衔接套筒外部套设一对呈环状卡掣的脱钩套环,脱钩套环一侧内壁面是凸设一柱状卡榫,另一侧内壁面与衔接套筒外壁面之间是夹固一弹性元件,令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衔接套筒筒壁的透孔而伸入衔接套筒内部;所述的第二轴盘底部的插接柱柱体两侧分别凹设一卡掣槽,且柱体底端更凹设一内凹区间,所述的内凹区间的壁面开设数道长槽,且内凹区间容纳一弹性元件及一滑块,所述的滑块凸设若干卡钩以勾掣在长槽内,使弹性元件推动滑块向下凸伸;凭借的,第二轴盘的插接柱是可插设在第三轴盘的插槽中,使脱钩套环的卡榫穿过衔接套筒的透孔并卡掣在插接柱的卡掣槽中定位,当推动脱钩套环的卡榫脱离卡掣槽时,则第二轴盘内部的弹性元件将复归使第二轴盘向上弹跳脱离第三轴盘。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改良结构,其中,第三轴盘盘体朝向第二轴盘一面是凹设一纵向导槽;而第二轴盘盘体则对应凸设一纵向凸块以相互嵌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庭妤,未经陈庭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电阻
- 下一篇:一种回转式高温活性焦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