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煞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5794.0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煞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式煞车机构,特别一种适用于机车的鼓式煞车机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适用于机车的一种习知的鼓式煞车机构1主要包括有一变速箱壳体10、一凸轮轴20、一O型环30、一定位销40、一第一煞车蹄片51、一第二煞车蹄片52、一轮框60、一煞车臂70及一煞车导线80。
如图2及图4所示,变速箱壳体10连接于一引擎E,并且变速箱壳体10具有一凸轮轴设置孔11。
如图3及图4所示,凸轮轴20设置于变速箱壳体10的凸轮轴设置孔11之中,并且凸轮轴20具有一凹槽21。
O型环30套设于凸轮轴20的凹槽21之中,并且O型环30抵紧于凸轮轴设置孔11的内壁,而可阻绝尘土等异物。
如图2及图3所示,定位销40穿设于变速箱壳体10之中,并且定位销40相对于凸轮轴20。在此,如图3所示,定位销40藉由一螺帽41锁附固定于变速箱壳体10。
如图2所示,第一煞车蹄片51及第二煞车蹄片52皆是设置于变速箱壳体10之上,并且第一煞车蹄片51及第二煞车蹄片52乃彼此相对。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煞车蹄片51的两端及第二煞车蹄片5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凸轮轴20及定位销40。
如图1及图2所示,轮框60连接于变速箱壳体10,并且轮框60具有一煞车鼓内环61。值得注意的是,煞车鼓内环61围绕着第一煞车蹄片51及第二煞车蹄片52。
如图3所示,煞车臂70连接于凸轮轴20。
如图2所示,煞车导线80连接于煞车臂70,其可用来驱使煞车臂70转动。更详细的来说,煞车导线80的一端连接于煞车臂70,而其另一端连接于一煞车操作装置(未显示,例如,一煞车杠杆)。
当一骑乘者欲对轮框60(或车轮)进行煞车操作时,其可操作煞车操作装置来拉动煞车导线80,因而可使连接于煞车导线80的煞车臂70旋转一角度。此时,连接于煞车臂70的凸轮轴20也会随之旋转一角度,以使得第一煞车蹄片51及第二煞车蹄片52以定位销40为旋转支点而撑开,因而会抵紧摩擦轮框60的煞车鼓内环61,进而可达成对轮框60(或车轮)进行煞车的效果。
然而,由于穿设于凸轮轴20的凹槽21中的O型环30是抵紧于凸轮轴设置孔11的内壁(亦即,O型环30受到凸轮轴设置孔11的内壁压迫),故在煞车臂70带动凸轮轴20转动时会产生相当大的阻力,而此阻力会影响鼓式煞车机构1进行煞车运作时的顺畅性。此外,若为了降低凸轮轴20转动时的阻力而加深凸轮轴20的凹槽21的深度(亦即,减少O型环30受到凸轮轴设置孔11的内壁压迫的程度),则在引擎E的震动与凸轮轴20的震动达到一共振点时,凸轮轴20会与变速箱壳体10相互敲击,因而产生巨大异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机车的鼓式煞车机构,其除了可使煞车运作更为顺畅外,尚还可避免因共振而产生的敲击异音。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鼓式煞车机构,并且包括一变速箱壳体,具有一凸轮轴设置孔及一第一凹槽,其中,该第一凹槽成形于该凸轮轴设置孔之中;一凸轮轴,设置于该凸轮轴设置孔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二凹槽对应于该第一凹槽;一O型环,套设于该凸轮轴的该第二凹槽之中,并且位于该变速箱壳体的该第一凹槽之中;一定位销,穿设于该变速箱壳体之中,并且相对于该凸轮轴;一第一煞车蹄片,设置于该变速箱壳体之上;一第二煞车蹄片,设置于该变速箱壳体之上,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煞车蹄片,其中,该第一煞车蹄片的两端及该第二煞车蹄片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凸轮轴及该定位销;一轮框,连接于该变速箱壳体,并且具有一煞车鼓内环,其中,该煞车鼓内环围绕该第一煞车蹄片及该第二煞车蹄片;一煞车臂,连接于该凸轮轴;以及一煞车导线,连接于该煞车臂,用以驱使该煞车臂转动,其中,当该煞车导线驱使该煞车臂转动时,该凸轮轴随该煞车臂转动,以及该第一煞车蹄片及该第二煞车蹄片藉由该凸轮轴的转动而对该定位销旋转,以抵紧摩擦该煞车鼓内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煞车臂带动凸轮轴转动时不会产生阻力,煞车运作更为顺畅外,尚还可避免因共振而产生的敲击异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一习知机车的轮框与引擎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显示习知机车的鼓式煞车机构的部份构造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根据图3的部份构造示意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速克达机车的轮框与引擎的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