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271.6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光圣 |
主分类号: | A43B3/10 | 分类号: | A43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制造 透气 排水 便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鞋,特别是指一种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穿着轻便鞋,所以轻便鞋穿着的舒适感容易成为使用者购买的主要考虑,而由于轻便鞋经过长时间的穿着或者在跑跳、戏水等此类行为容易造成轻便鞋潮湿,而让足部对于轻便鞋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现有的具有透气排水功能的轻便鞋虽然可以改善此问题,但是,轻便鞋的结构加工时过程繁琐,因此无法快速且大量的生产,成本相对提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其制造与加工简易,可以快速且大量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更在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其简单的结构能够达成完善的透气或排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其包含有:一鞋垫层,具有一发泡材质的垫体,数个锥孔呈上大下小而形成于该垫体,一锥孔区由该各锥孔排列组成;一鞋底层,具有一鞋底体,所述鞋垫层贴设其上方,数个支撑条横向等距排列于所述鞋底体上且形成连续凹凸状,数个排流道各设于每两支撑条间,所述各排流道与该鞋垫层的各锥孔对应相通;
一鞋面,接设于该鞋底层,该鞋面具有数个穿过该鞋垫层与鞋底层压合固定的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轻便鞋由于专门设计有透气、排水功能的结构,因此人们穿着感到透气舒适,并且上述结构加工方便简单,易于形成生产线,提高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边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工前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削刀加工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砂轮加工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冲模加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效,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易于制造的透气排水轻便鞋包含有:
一鞋垫层(10),具有一垫体(11)为发泡材质,数个锥孔(13)形成于该垫体(11),呈由上向下斜缩的锥孔状,一锥孔区(15)由该各锥孔(13)呈横向与直向排列组成。
一鞋底层(20),具有一鞋底体(21)供该鞋垫层(10)贴设,数个支撑条(23)横向等距排列于该鞋底体(21)上且形成连续凹凸状,数个排流道(25)各设于每两支撑条(23)间;其中,该各支撑条(23)对应支撑该锥孔区(15)的横向排列,且该各锥孔(13)都对应到该各排流道(25)。
一鞋面(30),具有一鞋面体(31)接设于该鞋底层(10)的上方,数个固定部(33)(34)形成于该鞋面体(31)的底部,该鞋面(30)供该轻便鞋能固定于一足部(图未示)上。
藉由以上组件,该鞋面(30)的固定部(33)(34)穿过该鞋垫层(10)的锥孔区(15)后,再以胶合方式压粘于该鞋垫层(10)于该鞋底层(20)而制成该轻便鞋。请参阅图3,因为各锥孔(13)与该排流道(25)皆对应相通,所以造成足部不适的水分可由该各锥孔(13)流入该排流道(25),再经由该排流道(25)两侧边流出,进而使该轻便鞋具有排水的功能,并且于平时穿着时能提供透气的效果。
其中,如图4所示,前述该鞋垫层以发泡材质制成,结构的形成步骤如下;首先将发泡材质预先加热,再以油压控制的模具压制发泡材质,然后急速降温冷却,即可使发泡材质定型成一发泡成型垫(11A),并形成数个凹锥盲孔(111);此时,可见该发泡成型垫(11A)的垫体底部仍具有一去除部的薄层(19),该薄层可再经由一道加工程序除去,即可完成该鞋垫层的垫体。其方法如下:
首先,第一种方法如图5所示,该发泡成型垫(11A)由机台固定并且设定固定统一的垫体厚度后,再经由一切削工具(C1)切削,该切削工具(C1)分隔出多余的去除部(19),使该鞋垫层的底面具有一切削面位于该锥孔区的下方,使该垫体(11)的厚度一致,进而完成加工程序。
再者,第二种方法如图6所示,该发泡成型垫(11A)由机台固定并且设定固定统一的垫体厚度后,使用一砂轮(C2)直接研磨,该砂轮(C2)磨去该发泡成型垫(11A)底部的多余部分而让该各锥孔成形,使该鞋垫层的底面具有一研磨面位于该锥孔区的下方,进而完成加工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光圣,未经潘光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量轮转动扭矩测试装置
- 下一篇:剃须充电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