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4672.X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应添;张远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Q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730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数字 变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数也急剧增加,运营商不得不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扩容处理,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如今,通信系统由单载波发展到多载波系统,如GSM移动通信系统,原来4载波系统已足以满足当时的用户需求,而今,需要8载波、12载波甚至16载波系统方能满足当今移动通信用户的通信要求。
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当今越来越多的通信产品采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如采用数字中频技术完成载波的选频处理,所以,随着多载波系统的不断应用,一方面需要支持多载波处理功能的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用户对产品体积、功耗方面的要求,产品需要逐步向低功耗、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所以,从单通道处理系统扩展到多通道系统,不能简单将单路系统级联起来合成多载波系统,而应该将单路系统的功能进行合并和扩展,形成多载波系统,以完成多通道的信号的处理。
在数字中频处理系统中,数字上变频器(DUC)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各种调制和频率变换,也即在数字域内实现调制和混频,最后,输出高速的调制信号。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单通道的数字上变频器,主要实现对单路数据的调制。多通道数字上变频器,一般只能支持对四通道数据的调制,要扩展到8通道以上的系统,需要集成多个数字上变频器,一方面会增加系统成本,另一方面,也不易实现产品的小型化、系统功耗较大。
图1是公知的四通道数字上变频器的原理框图。数据处理流程如下:先对输入的四通道数据进行通道选择处理,然后每通道的数据进行独立处理,最后,对四通道数据进行累加运算,输出高速的调制信号。从图1可以看出,该结构的多通道数字上变频器,数据选通后,每通道单独进行数字上变频处理,累加后,四通道数据一起输出,优点在于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时序和逻辑控制非常简单,而且,每通道的数字上变频处理不受其他通道的影响,应用简单、方便。缺点在于该上变频器只采用一级混频处理,使得输出信号的频率有一定的限制,限制了上变频器的使用。每个通道单独处理,需要较多的硬件资源,尤其是一些内插滤波器处理模块,可以在累加和处理之后进行,这样,多通道可以复用资源,从而节约器件的资源。此外,从图1可以看到,累加和在最后一级进行,由于数字上变频处理之后,最后的数据速率很高,这样,累加处理需要加法树来支持,需要较多的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上变频系统的成本、体积和功耗,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多通道NCO产生模块、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本振抑制模块,所述多个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输出端顺序通过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与本振抑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与多个通道数据输出信号连接,所述多通道NCO产生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级复数调制和累加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包括数据并串转换处理模块、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多通道NCO产生模块、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本振抑制模块,所述数据并串转换处理模块顺序通过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与本振抑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并串转换处理模块与多个通道数据输出信号连接。
上述的提供的两种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都还包括单通道NCO产生模块,所述单通道NCO产生模块个数为2个,其中一个单通道NCO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另一个单通道NCO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色带焊接机
- 下一篇:箱笼式水体杂物收集打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