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镜的弹性固定式鼻垫臂安装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4616.6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水口秀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野尻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5/12 | 分类号: | G02C5/12;G02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0182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弹性 固定 式鼻垫臂 安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构造的改良,更详细地说,涉及不必进行螺丝固定等麻烦的操作就能简单且稳定地安装鼻垫臂的眼镜的弹性固定式鼻垫臂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眼镜由许多零件组装而成,眼镜前框的大约中央部两侧配设有左右一对的鼻垫臂,前端上设有鼻垫。
但是,该鼻垫臂往往固定在眼镜桥或镜框上,以往,其固定手段都采用螺丝固定等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2-107675号公报(第2~4页、图6),但是,处理微小的零件需要技巧和熟练的技术,耗费时间而且麻烦,同时会有可能误将固定用零件丢失。另外,由于设于鼻垫臂前端的鼻垫抵住鼻子的上部,因此一旦发生晃动,就不能可靠地支承前框,会有佩带不稳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已有的眼镜在结构上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必进行螺丝固定等麻烦的操作就能简单且稳定地安装鼻垫臂的眼镜的弹性固定式鼻垫臂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构成主要包括:利用眼镜桥2连结左右一对透镜1的前框F安装于眼镜上的鼻垫臂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眼镜桥2的近眼睛侧固定有将弹性线材弯曲或弯折并使两前端部41相对形成的弯钩线材4,所述鼻垫臂3为从其基座3a延伸出两条支承臂3b,该两支承臂3b的各前端分别设有鼻垫31,在基座3a与眼镜桥相对的外周面设有导向槽32,在基座3a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固定孔33,所述弯钩线材4具有弹性并可扩张开,沿所述导向槽32嵌装于本体部42,且该弯钩线材4的两个前端部41分别嵌入鼻垫臂3的固定孔33,将鼻垫臂3弹性挟持安装于眼镜桥2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眼镜桥的近眼睛侧固定一弹性线材弯曲或弯折并使两前端部相对形成的弯钩线材,另一方面,所述鼻垫臂是从基座延伸出两条支承臂形成的,且所述两条支承臂的各前端上分别设有鼻垫,同时在基座与眼镜桥相对的外周面设有导向槽,在侧面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弯钩线材具有弹性并可扩张开,沿所述导向槽嵌装本体部,并使该弯钩线材的两个前端部分别嵌入鼻垫臂的固定孔,借助于此,能将该鼻垫臂弹性挟持地安装在眼镜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不需要进行螺丝固定等麻烦的操作,就能简单且稳定地安装鼻垫臂,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的分解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实施例二的分解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鼻垫臂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鼻垫臂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中:1透镜、2眼镜桥、3鼻垫臂、3鼻垫、32导向槽、33固定孔、4弯钩线材、41前端部、42本体部、F前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图中1为透镜,2为连结这些透镜1的眼镜桥。3是鼻垫臂,该鼻垫臂3是从基座3a延伸出两条支承臂3b形成的,且所述两支承臂3b的各前端分别设有鼻垫31。该鼻垫臂3用β钛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不易打滑的硅材料。4为弯钩线材,该弯钩线材4是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线材弯曲或弯折并使两个前端部41相对,该弯钩线材4使用的材料是弹性金属,最好采用超弹性合金如β钛,并弯曲加工为类似椭圆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眼镜的弹性固定式鼻垫臂安装机构,参见图1所示,是在具有利用眼镜桥2将左右一对透镜1连结而成的前框F的眼镜上安装鼻垫臂3用的机构,在所述眼镜桥2的近眼睛侧经钎焊固定弯钩线材4以可靠地固定这两个构件。接着,从基座3a延伸出两条支承臂3b形成鼻垫臂3,且所述两支承臂3b的各前端上分别设有鼻垫31。而且在基座3a的与眼镜桥相对的外周面开设有导向槽32,同时在侧面分别设有固定孔33,也可以在整个外周开设有导向槽32,且可在该导向槽32的端部分别设有固定孔33(参见图2)。
所述弯钩线材4具有弹性,因此能够将该开口部分向两侧扩张开,能沿着该导向槽32嵌装本体部42(参见图3和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野尻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野尻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