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4520.X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官东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4 | 分类号: | H01R12/24;H01R13/6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导电端子的前端嵌设于绝缘本体上且压制于旋转压板上,使旋转压板可更稳固的抵持于软性排线表面,进而防止软性排线晃动或脱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FFC的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一种将电子电路制作于软性的塑料绝缘膜上的软性排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可挠曲的特性,这种可挠性或变曲性对于特定需要有动作功能性的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也因为软性排线同时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及可挠性等优点,且还可以就产品可利用的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三度空间的配线,使得须符合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光驱、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或行动电话等,都必需使用软性排线。由于软性排线具有轻薄及可挠性的特点,使其在电气电路间进行联结时,需透过一软性排线连接器接合。
传统使用的软性排线连接器,如美国专利第6755682号,其记载了用以连接软性排线的连接器,其主要由一绝缘本体、一活动盖、及复数导电端子所组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底部设有端子插槽,而复数导电端子由后方插置入端子插槽内,该导电端子具有平行的上臂及下臂,该上臂及下臂之间具有一间距,而导电端子裸露于容置空间内,该活动盖的一端间隔设有转轴,利用转轴枢接于上臂前端预设的轴孔内,使活动盖可利用转轴于轴孔内转动;使用时将软性排线插置于上臂与下臂所形成的间距内,再将活动盖下压,使活动盖压制于软性排线表面,以令软性排线与导电端子达成电性连接。
藉由上述可知,活动盖的压制力是否足够将明显影响软性排线的稳定性,当活动盖压制力不足时,软性排线就很容易脱落或被拔出,而影响了传输质量,上臂前端为裸露的,所以上臂前端具有弹性力,因此很容易被活动盖顶起,且无法对活动盖产生较大的压制力,因此当活动盖压制于软性排线表面时,该活动盖很容易受外力晃动或轻微的拉扯而松动,而无法稳固的抵持于软性排线表面,进而影响了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可确实避免旋转压板在压制软性排线时掀起或松动,以确实稳定的抵靠在软性排线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可使旋转压板更加稳固的组设在绝缘本体上,以避免旋转压板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可利用导电端子增加绝缘本体的强度,以避免绝缘本体发生变形或翘曲。
为实现前列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基部,该基部的一侧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底部设有复数嵌槽;旋转压板,组装于绝缘本体上,该旋转压板的一侧设有转轴部;复数导电端子,嵌设于嵌槽内,每个导电端子由一主体部向前延伸大致平行的上臂及下臂,该上臂的前端具有一嵌设部,而该下臂具有一接触部,其中该嵌设部的前端嵌入该绝缘本体的基部,使该嵌设部定位于旋转压板的转轴部的上方,以避免该旋转压板在压制软性排线时松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次提供一种电连结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旋转压板及复数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而该旋转压板及复数导电端子分别组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由一主体部及大致平行的上臂及下臂所构成,该上臂的前端嵌入该绝缘本体的基部,以增加绝缘本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利用导电端子的上臂前端的嵌设部嵌入于绝缘本体的插孔内,而嵌设部再抵靠于旋转压板的上方,所以上臂无法被旋转压板顶起,因此可以确实将旋转压板定位,并且再利用垫片的内凹部抵靠在转轴部的两端,又更能避免旋转压板脱落,所以可令旋转压板确实稳固的抵持在软性排线表面,进而使得传输更为顺畅及稳定。另外,由于导电端子的嵌设部前端插置于绝缘本体的基部上,因此可以提升绝缘本体的强度,使绝缘本体在过锡炉时,不会产生弯曲或翘曲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压板掀开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方朝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压板掀开的侧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压板盖合后的侧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A线段侧剖图。
图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0、容置空间
101、凹孔 11、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