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碳块端面开槽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4101.6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陈长声;曾垂新;姜新立;周耘;曹林松;薛殿华;柳卫江;吴汭;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8 | 分类号: | B28D1/18;B28D7/00;C25C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1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端面 开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碳块端面开槽机,属于阴极碳块端面开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解铝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解槽向大型化、高电流、低消耗过程发展。同时,电解槽寿命也在不断提高,国内电解槽寿命平均在1200天左右,而国外电解槽寿命平均已达到2500天。因此,市场急需要具有提高电解槽寿命的大型阴极碳块,为了提高电解槽使用寿命,筑槽阴极碳块的端面划痕非常重要,而国内市场也有很多企业提出了阴极碳块端面划痕的需求。现有的端面划痕装置,虽然能够具备端面划痕能力,但经生产证实,碳块吊运频繁,易损坏产品,工作效率非常低,并生产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筑槽阴极端面划痕的需要,提高阴极碳块端面开槽的工作效率、提高加工质量、降低阴极碳块单位成本的阴极碳块端面开槽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可移动的碳块定位装置1,在碳块定位装置1设上有用于碳块定位的端面限位装置3,在碳块定位装置1的2个侧面设有端面划痕装置2,在端面划痕装置2上设有测距装置4。端面划痕装置2的构造包括底座5,底座5上设有可移动的刀盘6。在端面划痕装置2旁边设有收尘装置7。碳块定位装置1和端面划痕装置2分别连接有PLC控制模块。碳块定位装置1的构造包括支架10,在支架10上安装有油缸推动的定位块11,定位块11上设有夹紧油缸8。在支架10上安装2个定位块11。
本实用新型将阴极碳块放置在碳块定位装置上,两侧的端面划痕装置同时对阴极碳块两端面进行开槽加工,还可以一次性同时对两块阴极碳块的两端面加工,提高了开槽效率和缩短了加工时间。碳块定位装置与划痕装置均采用PLC控制模块伺服驱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产品的质量。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阴极碳块端面开槽的工作效率、提高加工质量、降低阴极碳块单位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碳块定位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3为开槽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作可移动的碳块定位装置1,碳块定位装置1的构造包括支架10,在支架10上安装有油缸推动的定位块11,定位块11上安装夹紧阴极碳块9的夹紧油缸8,并且定位块11可沿阴极碳块9端面方向移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支架10上安装2个定位块11,可以一次对2块阴极碳块9进行开槽。在碳块定位装置1的定位块11上安装用于碳块定位的端面限位装置3,在碳块定位装置1的2个侧面分别安装端面划痕装置2,在端面划痕装置2上安装测距装置4,测距装置4可采用线性位移传感器。端面划痕装置2的构造包括底座5,底座5上设有可移动的刀盘6,刀盘6可以向阴极碳块9的端面前进或后退。在端面划痕装置2旁边还安装收尘装置7,收尘装置7连接车间真空管道,将开槽产生的碳粉吸走。为了提高开槽的精度,碳块定位装置1和端面划痕装置2分别连接有PLC控制模块,通过PLC控制模块对开槽过程进行伺服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吊装阴极碳块9到两个定位块11上,用端面限位装置3将阴极碳块9推到位后,并用夹紧油缸8分别对两阴极碳块9夹紧。然后两侧端面划痕装置2的刀盘6电机启动,碳块定位装置1及端面划痕装置2前进到划痕位置。测距装置4伸出,检测刀盘6刀头到阴极碳块9的距离,端面划痕装置2根据测量的距离,慢速前进至划痕位置,碳块定位装置1移动一段距离,刀盘6对第一块阴极碳块9进行开槽加工。加工完成后,端面划痕装置2后退一定距离,碳块定位装置1继续移动,将第二块阴极碳块9送入划痕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对第二块阴极碳块9进行开槽加工。加工完成后,两侧的端面划痕装置2的刀盘6电机停止,碳块定位装置1、端面划痕装置2后退并到原点位置。然后松开对两碳块的夹紧,吊走两碳块,完成一次碳块端面开槽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