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车载按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779.2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温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邦鼎盛(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载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载按摩器,主要用于固定在驾驶员座椅的后背上对驾驶员背部(主要是双肩)和腰部按摩,以解除疲劳。
背景技术
机动车(如长途运输的机动车和出租车等)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后身体非常疲劳,特别是颈椎和双肩处的疲劳感更是严重,有些驾驶员会积劳成疾,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如果有一种按摩装置在驾驶途中(驾驶时或中途休息时)能够对驾驶员的后背,特别是双肩进行按摩,则会大大缓解或消除疲劳和疼痛。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按摩装置,而普通的按摩器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车载按摩器,以满足驾驶员在驾驶途中能够对后背特别是双肩和腰部进行按摩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直流电机、传动机构、按摩头和按摩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长扁形盒体,所述的直流电机安装在壳体内,该直流电机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或两个电机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输出轴,每一该输出轴均通过一传动机构与一个按摩头座底端的轴传动连接,该按摩头座的上端连接有按摩头,该按摩头顶端伸出设在所述的壳体正面的对应孔外;所述的电机的电源线与一车载电源插头连接。
所述的传动机构由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构成,蜗杆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蜗轮的轴与所述的按摩头座的轴同轴连接,并转动支撑在所述的壳体内。
在所述的壳体背面设有用于与驾驶员座椅后背固定的连接带,在连接带上设有搭扣。
在所述的壳体外套有外套,所述的连接带连接在该外套上。
所述的按摩头由1~4个圆头柱组成,每一圆头柱的高度不同,并错开所述的按摩头座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安装在驾驶员座椅的后背上,利用车载电源为动力对驾驶员的后背和腰部进行按摩,解除驾驶疲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正面壳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在驾驶员座椅后背的正面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包括壳体1、直流电机3、传动机构(蜗轮5和蜗杆4)、按摩头(圆头柱)7和按摩头座6。
所述的壳体为长扁形盒体,由两个半盒体扣合,并通过螺钉10和设在一半盒体上的螺孔柱11相互固定。
所述的直流电机3安装在壳体1内,该直流电机3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每一输出轴均同轴连接一根蜗杆4。与每一蜗杆4啮合的蜗轮5的轴与一个按摩头座6底端的轴同轴连接,并通过支撑机构15转动支撑在所述的壳体1内。在按摩头座6的上端连接有三个围绕中心分布的圆头柱,构成按摩头7。该按摩头7的顶端伸出设在所述的壳体1正面的对应孔外,作为按摩动力输出体直接作用于人体。
所述的电机3的电源线8与一车载电源插头9连接,使用时将电源插头9直接插在驾驶室内的车载电源插座上。还可在壳体1上安装一个电源开关(未图示)。
直流电机3也可用两个一端有输出轴的普通电机背对背设置,其他部件不变。另外,传动机构也可采用齿轮(包括锥齿轮)传动装置,此时直流电机3采用低速电机。
可在所述的壳体1的外面套有外套2,外套2的材质任意,如皮革、布料或其他柔质、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在壳体1或外套2后面设有用于与驾驶员座椅后背固定的连接带12,在连接带12上设有搭扣(如尼龙粘接搭扣、腰带式搭扣,或将两根连接带12直接系在一起)。
所述的按摩头7可由1~4个圆头柱组成,每一圆头柱的高度不同,并错开所述的按摩头座6的轴心,以使其在转动时的轨迹覆盖一定的范围,起到更好的按摩作用。
参见图3和图4,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A放置在驾驶员座椅后背14上端与头枕13之间的空间内,并用连接带12绑在头枕13支杆16上。安装完成后,将电源插头9插入车载电源的插座内(如果按摩器装有电源开关,则需开启该电源开关),按摩器A即开始运转。此时使用者将后背轻轻靠在按摩器A的正面的两个按摩头7上,便可起到按摩解除疲劳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邦鼎盛(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邦鼎盛(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8CrMoAlA齿轮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热处理工件进出炉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