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残渣内循环式水平干馏炉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469.0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明;郑德温;王红岩;葛稚新;刘人和;王家安;贲道春;穆福元;方朝合;姚建军;赵群;拜文华;闫刚;林英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渣 循环 水平 干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馏油的机械设备,尤其是能够从含油固体蒸馏油的残渣内循环式水平干馏炉。
背景技术
现在的干馏设备有立式炉和水平炉两种。现在的立式炉的生产方式为物料静止加热蒸馏方式,存在物料受热不均匀,存在过加热、欠加热和出油气困难等问题,干馏后的高温残渣热量得不到回收利用,干馏预热速度慢,干馏需要的时间长;现有的水平炉虽然实现了物料动态预热干馏,干馏后的高温残渣热量部分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但需要干馏时间长;其次由于原料含水量大,原料在水平炉进料端容易粘附在筒体内壁,且物料对筒体内壁磨损很大。因此现有的干馏炉均存在着热损失多、干馏预热速度慢时间长、热效率低、产能低、抗磨损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渣内循环式水平干馏炉,它可以有效的解决干馏预热速度慢、干馏时间长、系统热效率低、产能低与抗磨损性能差的问题,该残渣内循环式水平干馏炉实现干馏后的高温残渣与低温物料混合预热并干馏,筒体耐磨附板与悬挂链条的构造,提高设备的干馏能力与抗磨损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筒体1、轮带2、烟气残渣排出罩3、内筒体4、大齿轮5、进料器6、传动部件7、小齿轮8、托轮支承件9、热风进气器10、油气出管11、油气收集罩12,外筒体1通过轮带2固定托轮支承件9上,内筒体4固定在外筒体1内,外筒体1中部装有大齿轮5,大齿轮5的下部有相互啮合的小齿轮8,小齿轮8上有传动部件7与其连接。外筒体1的一端装有烟气残渣排出罩3,内筒体4穿过烟气残渣排出罩3伸出,内筒体4伸出部分端面装有进料器6,进料器6伸入内筒体4内固定,内筒体4的另一端连接油气出管11,内筒体4穿过热风进气器10伸出并连接于油气收集罩12;内筒体4装有内置螺旋通道13,内筒体4中部装有残渣导入器15,螺旋叶片19外圆与耐磨附板24焊接在内筒体4内表面上,在内筒体4进料端焊接有悬挂链条18,悬挂链条18一端悬挂于内筒体4内表面上,扬料板16焊接在外筒体1内表面上;残渣导入器15焊接在内筒体4外表面上,安装在内筒体4上过渡叶片20、开口环21、密封短筒23组成环形螺旋形组合通道,在内筒体4上开有通孔25。
外筒体1通过密封14实现外筒体1与热风进气器10之间的密封。
开口环21与进料口22连通。
由螺旋叶片19,密封短筒23组成外置螺旋通道,残渣导入器15由外置螺旋通道与进料口22组成焊接在内筒体4外表面上。
在内筒体4上开有通孔25。
内筒体4上设有内支撑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干馏并燃烧后的部分高温残渣热量得到高效利用,提高了干馏速度,缩短了内筒体中两内置螺旋通道之间干馏区筒体结构的长度;安装了防筒体磨损的耐磨附板与防粘料的悬挂链条,改善了设备的抗磨损性能,提高了系统热效率与设备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残渣导入器15局部结构图;
图4是残渣导入器15另一种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在外筒体1通过轮带2支承在托轮支承件9上。内筒体4通过内支撑17固定在外筒体1内。外筒体1中部装有大齿轮5,大齿轮5的下部有相互啮合的小齿轮8。小齿轮8上有传动部件7与其连接。外筒体1的一端有烟气残渣排出罩3,内筒体4穿过烟气残渣排出罩3伸出,伸出部分端面装有进料器6,进料器6伸入内筒体4内并固定在基础上。外筒体1的另一端有热风进气器10,并通过密封14实现外筒体1与热风进气器10之间的密封。内筒体4的另一端连接油气出管11并穿过热风进气器10伸出并连接于油气收集罩12。内筒体4中部和另一端各装有内置螺旋通道13。内筒体中部两内置螺旋通道13中间区域的进物料一侧装有一个残渣导入器15。螺旋叶片19外圆与耐磨附板24焊接在内筒体4内表面上。在内筒体4进料端焊接有悬挂链条18。悬挂链条18一端悬挂于内筒体4内表面上。扬料板16焊接在外筒体1内表面上。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残渣导入器15由一个外置螺旋通道与一个进料口组成22焊接在内筒体4外表面上,外置螺旋通道由过渡叶片20,开口环21,密封短筒23组成。在内筒体4上开有通孔25,保证残渣导入装置15螺旋通道末端与内筒体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冗余型模块化过电压能量吸收装置
- 下一篇:可任意裁剪的电加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