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释放静电的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899.0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尚修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静电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引走人体上或物体上静电的手套。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或石油化工企业中有些生产区域,在空气中含有很多油气,往往只要有一点点火星,就会发生火灾或爆炸,称为易燃易爆区域。而在装置上或物体上常会产生静电,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电火花而发生火灾事故,在这些易燃易爆区设置了很多静电释放杆,在工作人员巡回检查时,需要采用手触摸释放杆的方法将静电释放掉。工人在工作时都戴劳保手套,但普通的劳保手套是纯棉织品,不具备导电性能,因此在触摸释放杆时要取掉手套,在冬季的寒冷季节,静电释放杆的温度很低,有些操作人员因怕冷,就不取掉手套,这样就不能将静电释放掉,给产生事故留下隐患。另外,在工作人员的身体上也会产生静电,当他们进行取油样、量油等相关操作时,手上戴的都是纯棉制作的劳保手套,不能将身体上的静电释放掉,当和物体接触时,也会产生电火花,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这些都是较大的安全隐患,长期以来,未能有效、方便地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可释放静电的手套,使用它可以将静电引走,消除因静电产生的电火花而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释放静电的手套,由棉布和缝纫线缝纫在一起,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手套的手心处,由非金属导电纤维制成的缝纫线将手套的表面和里面连通缝制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可释放静电的手套,由棉线纺织而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棉线的表面缠绕有由非金属导电纤维制作的细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1)由于在手套的手心、手指和物体接触处都用导电纤维制作的缝纫线将手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连通缝制在一起,当手套戴在手上时,在内表面上的导电缝纫线和手心、手指相接触,当戴着该手套和物体接触时,手套的外表面上的导电缝纫线就和物体相接触,物体上的静电就会通过人体传导到地面上释放掉,方便有效地解决了释放静电的问题,避免了在寒冷季节直接用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静电释放杆。(2)采用非金属导电纤维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只是在手套的手心和手指处用导电纤维制作的缝纫线缝制,其它需要缝制的地方仍用普通缝纫线进行缝制,制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局部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在制作帆布手套、棉手套或者绒布手套等棉布手套时,在手套的手心、手指和物体接触处,采用有机导电纤维或者复合导电纤维等非金属导电纤维制作的缝纫线2将手套棉布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连通缝制在一起,其它部分和制作普通手套的方法相同,用普通缝纫线将棉布缝制在一起。对于不区分左右手的手套,在手套的手心、手背处都应使用导电缝纫线将内、外表面连通缝制在一起。
(2)制作线手套,首先在合成制作手套的棉线时,将由有机导电纤维或者复合导电纤维等非金属导电纤维制作的细线加在棉线中,使由导电纤维制作的细线以螺旋状的形式缠绕附着在手套线的表面,然后再使用这种棉线采用普通的编织方法制作成手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辅助信号灯装置
- 下一篇:可用一个手指书写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