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藏式过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844.X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应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门扇与门框之间走线的暗藏式过线器。
背景技术
门禁机已被广泛用于办公大楼、居民小区、居室或单元门。门禁机具有远程开门、强制关门、强制开门、实时提取实时监控、照片显示、门状态显示等多种功能。使用门禁机的门的开关可用磁卡,或可通过居室主人、或安全监控中心控制。控制门开启的电信号目前多采用有线传输,即通过导线传输。为了缩短传输导线的长度,及不影响门扇的开关运动,通常将导线设置于门框与门扇铰链连接侧。为保护导线不被门扇和门框挤压,或导线外露而被破坏。通常将导线设置于过线器的过线软管中,现有的过线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固定接头1、下固定接头2及连接上固定接头1和下固定接头2的供穿线用的弹性软管3,所述上固定接头1和下固定接头2分别安装于设有铰链一侧的门扇和门框的侧面上,通常是在门框或门扇的侧面设置容纳过线器的容纳槽,门关闭时,弹性过线软管3位于容纳槽内。这种结构的过线器,如果盗窃者用刀子或锯条从门扇和门框之间的缝隙插入可以很容易将过线软管或软管内的导线切断,而将门锁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防止破坏的、更为安全的暗藏式过线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暗藏式过线器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暗藏式过线器,包括:上、下固定接头及连接上、下固定接头的供穿线用的弹性软管,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一面敞开的长条状保护盒,所述上固定接头固设于所述保护盒盒底上端,所述下固定接头通过弹性软管悬挂于所述长条状保护盒内。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所述的暗藏式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接头是由金属固定板和固定于固定板上的90度弯头所构成,所述弹性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90度弯头固接。
所述的暗藏式过线器,其特征在于:长条状保护盒为矩形长盒、或两端为圆弧面的腰形长盒。
所述的暗藏式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矩形保护盒敞口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具有安装孔的固定板。
所述的暗藏式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保护盒的安装孔设于盒底上。
所述的暗藏式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管是用钢丝密绕的弹簧管、或是金属波纹管、或是非金属塑胶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过线器的外面设有保护盒,从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插入的刀子或锯条将碰到保护盒而受阻,不能抵达弹性软管,从而防止盗窃者的破坏、提高了防盗的安全性。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过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线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线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线器的使用状态图,门处于打开状态。
图6是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4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暗藏式过线器,包括:上、下固定接头10、20及连接上、下固定接头10、20的供穿线用的弹性软管30,为防止坏人破坏:设有一一面敞开的长条状保护盒40,所述上固定接头10固设于则所述保护盒40的盒底上端,所述下固定接头20通过弹性软管30悬挂于所述长条状保护盒40内。
图5-7是本实用新型过线器的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的暗藏式过线器的上固定接头10与所述保护盒40安装于设有铰链50一侧的门扇60或门框70的侧面,而所述下固定接头20则安装于设有铰链50一侧的门框70或门扇60的侧面。即所述上、下固定接头10、20分别安装于设有铰链50一侧的门框70或门扇60的侧面。
具体做法是,以上固定接头10安装于门扇60上为例,于所述门扇60安装铰链50的封边61上,预设一供长条状保护盒40置入的长孔62,门禁通信电缆则由所述长孔62中拉出并从上固定接头10的穿线孔穿入,经由弹性软管30,从下固定接头20的穿线孔24穿出。将所述固设有上固定接头10的保护盒40置入所述长孔62并用螺钉固定于所述门扇60的封边61上。通常,所述长孔62设于封边61的中部位置,两铰链之间。而所述下固定接头20在将门禁通信电缆与门框内的相应电缆连接后,则固定于所述门框70上。下固定接头20的安装高度位置必须是当门关闭时,所述下固定接头20应位于保护盒40内(如图5、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