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604.X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辉;王文萍;雷怀远;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35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手腕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大危害之一。人在地毯上行走,或是在工作台上工作,即使是操作普通材料,都有可能产生上千伏的静电,这种静电如果得不到及时泄放,当人体与电子元件、印刷版组件以及其它电子组件靠近时,就可能产生火花放电,导致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或者损伤。现在一般使用防静电手腕带,将人体内的静电传导致大地。在生产线上,为防止在生产操作时拉动防静电手腕带,导致其插头从插孔中滑脱,用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挂钩将防静电手腕带固定在流水线上。但由于现有的ESD挂钩是用胶粘结在流水线上,而粘接用的胶会挥发出对某些电器产品有不利影响的成分。此外,ESD挂钩经常扭转会发生断裂。ESD挂钩断裂后胶粘部分会残留在流水线上难以清除,积累灰尘等而导致脏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固定防静电手腕带的固定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将其固定于流水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长方块,所述通孔有两个,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中的一个为圆孔,另一个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固定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圆环,且两个圆环纵列排布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圆环相接触,且在接触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底座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流水线的通孔,不需要使用粘胶,因而不会挥发出对电子产品有害的成分,而且由于可拆卸,不会产生脏污问题。由于采用不锈钢制成,光洁美观、经久耐用。
由于底座设置为长方块,节约了材料,而且只需要在其两端各打一颗固定螺丝,因而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
由于一个通孔为腰形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螺丝间的距离,因而对流水线上螺丝孔的位置要求不致过于严格。
由于固定部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固定环,固定效果好。
由于固定部包括两个圆环,且两个圆环纵列排布,结构简单、美观。
由于固定部采用两个圆环紧挨着,且在两圆环接触处固定连接,整个结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两个用于穿手腕带的圆环2。底板1和圆环2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两个圆环2均纵向排列,且靠在一起,在其接触处也采用焊接方式进一步固定。底板1为一个长方形块,其四角有圆滑的倒角,其两端各有一个用于锁螺丝以将其固定于流水线上的通孔,其中一个为圆孔11,另一个为腰形孔12。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腕带,通过在圆孔11和腰形孔12处,用螺丝固定在流水线上之后,即可将防静电手腕带依次穿于两个圆环2中,一般既可以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由于圆环比较大,为了固定更加可靠,可以在一个或者两个圆环中重复穿一到两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腕带固定装置,其上用于固定防静电手腕带的固定部,不仅限于由圆环2构成,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环,比如四边形环,正六边形环等;其个数也不仅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表式和手持式两用手机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剥线机的切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