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316.4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尹;吴定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42/02 | 分类号: | G03B42/02;G02B1/10;G02B7/02;H04N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必浩得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51803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 摄影 探测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摄影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X射线DDR(DirectDigit Radiography,直接数字放射摄影)系统中,X射线穿过被照体时,形成强弱不同的X射线束。该X射线束入射到探测器荧光屏,产生与入射X射线束相对应的荧光。由光学系统将这些荧光耦合到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芯片上,再由CCD芯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这些电信号储存起来,从而捕捉到所需要的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目前X射线DDR系统主要为影像增强器-电视链数字成像系统,影像增强器II由输入屏、光阴极和输出屏组成,输入屏为荧光屏或闪烁屏,闪烁屏为CSI。输入屏吸收X射线光子后产生可见光光子,这些可见光光子撞击与输入屏临近或直接接触的光阴极使之释放光电子。光阴极释放的光电子被影像器的阳极高压电场加速朝向输出屏高速撞击,其动能被输出屏转换成比输入屏强度大许多倍的可见光。输出屏上的可见光图象经光学镜头耦合到电视摄像管转换成视频信号,经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
现有影像增强器-电视链数字成像系统有以下缺点:
a.影像增强器II的输入屏不易做得很大,目前最大只能做到16英寸,输出屏为50mm左右;
b.由于影像增强器II是玻璃真空器件,易碎,寿命不长,价格昂贵;
c.由于影像增强器II和TV摄像管中的可见光和电子散射,会引起图象对比度下降;
d.动态范围小;
e.影像增强器II中心与边缘的放大倍数不一致,并且影像增强器II的输出屏只有50mm左右,使图像有畸变;
f.TV摄像管像素最多只有一百万,所以图像的极限空间分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克服现有技术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图象对比度低、图像有畸变、图像的极限空间分辨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包括X光转换可见光模块、90°光转向模块、光学镜头模块、电荷耦合器件模块,所述X光转换可见光模块设为柱状碘化铯和碳纤维板。
所述90°光转向模块设为梯形光学玻璃镜片。
所述梯形光学玻璃镜片的光洁度设为12级。
所述梯形光学玻璃镜片表面镀540nm窄带高反射膜。
所述光学镜头模块由大口径光学镜头组成,其通光率F值为0.95,镜头焦距f值为50mm。
所述大口径光学镜头表面镀540nm增透膜。
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模块由4096×4096像素矩阵和固态电子冷却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使用大口径光学镜头并在CCD模块中增加固态电子冷却器,因此提高了图象对比度,减小了图像畸变,提高了图像的极限空间分辨率,有效降低了暗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CCD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DDR探测器光路系统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X光转换可见光模块,90°光转向模块,光学镜头模块,CCD模块。
X光转换可见光模块包括闪烁体12,闪烁体12由转换效率比较高的柱状碘化铯和碳纤维板组成。碘化铯为滨松公司产的ALSJ9857,碳纤维板型号不限,只要对X射线球管11的X射线衰减不超过1个AL当量。
90°光转向模块由梯形光学玻璃组成,光学玻璃基板为K9光学玻璃,光洁度12级,镀540nm窄带高反射膜,为的是提高有用光的反射效率,滤掉其它波段的光,减少漫反射。
光学镜头模块由大口径光学镜头13组成,其F(F表示通光率,即镜头焦距f与直经D的比值)值为0.95,提高光通量,f(f为镜头的焦距)为50mm,这样使整个光路紧凑,其镜头由多片镜片组组成,镀540nm增透膜。
CCD模块由4096×4096像素矩阵总1600万像素的CCD感应器和固态电子冷却器及密封外壳组成。该固态电子冷却器能将温度冷却到-10℃,降低暗电流,其CCD感应器和固态电子冷却器的位置示意图如下:1为CCD感应器,2为固态电子冷却器。3为密封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四氟乙烯板材模压的模具与模具杆
- 下一篇:抗浮地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