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无线音频发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205.3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骆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正伦 |
主分类号: | H04B1/02 | 分类号: | H04B1/02;H04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无线 音频 发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连接USB端口的无线音频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个人电脑以和互联网的极速普及,多媒体资讯在个人电脑上的传播盛况空前;音乐资讯从卡式带和唱片的储存及传播形式演变到了以个人电脑及互联网为主的储存及传播形式,并以MP3格式传送与播放。电台亦从原始的发射站模式,演变到了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实现将互联网及电脑上丰富的音频资讯,通过一般家庭都拥有的音响设备进行播放的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无线音频传输技术,不管是以“摸拟”或“数字”处理方式作为无线传输技术,都离不开采用一个发射装置加一个接收装置的配置模式;这些装置原理及结构比较复杂,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在使用时还要考虑外接电源及不同音频接口的规格和转换,音频线与接收机到现有音频设备之间的安装与距离等烦琐环节,而现有技术中车载MP3及FM发射器和专为iPod设计的FM发射器只集中在MP3和iPod播放器上,无法普及到个人电脑及家庭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音频发射设备存在着使用不便,无法适用于个人电脑USB端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通过USB接口将互联网及电脑上的丰富音频资讯以无线方式发射给家用音响设备进行播放的USB无线音频发射装置。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SB无线音频发射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USB接口同时连接有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所述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连接FM立体声调频模块;所述FM立体声调频模块连接高频功放发射模块;所述高频功放发射模块连接有发射天线。
更进一步的,所述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设有连接USB端口的USB界面/判优器,USB界面/判优器连接有控制数据及音频数据处理器;控制数据及音频数据处理器连接有数字/模拟转换器(DA);
更进一步的,FM立体声调频模块设有预加重/限幅器;
更进一步的,FM立体声调频模块设有相同步逻辑器;
更进一步的,FM立体声调频模块设有缓冲放大器;
更进一步的,FM立体声调频模块设有导频信号振荡器、混频器及电压控制振荡器;
更进一步的,FM立体声调频模块设有频率控制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LED指示灯;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频率选择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当本实用新型USB无线音频发射装置的USB接口插入计算机的USB端口后,电源模块从计算机的USB端口获得5伏/500毫安的电源,为整个发射装置供电;USB接口从计算机的USB端口获取数字音频数据,数字音频数据通过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转换成立体声音频信号后输送到FM立体声调频模块;FM立体声调频模块采用锁相环技术,提供一个稳定的振荡器,把立体声导频信号混合声音频信号并转换成高频无线信号,输送到高频功放发射模块;高频功放发射模块将高频无线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输送到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将信号发射给接收装置(例如收音机)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一个简单实用的装置,将来自USB端口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发射到家用音频播放设备中接收播放;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技术成熟、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图中箭头表示的是信号或电源的走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的电路框图;图中箭头表示的是信号的走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FM立体声调频模块的电路框图;图中箭头表示的是信号的走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USB界面及数字模拟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FM立体声调频模块及高频功放发射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本实用新型FM立体声调频模块及高频功放发射模块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上图是USB无线发射装置外观的正面示意图,下图是USB无线发射装置外观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最大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正伦,未经骆正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