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的旋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429.2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陈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F16M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旋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底座中的旋转机构,特别是电视机的旋转底座中的旋转机构。
技术背景:
为满足电视机使用用户能够获得最佳的观赏角度,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便捷。底座具有旋转功能的电视机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电视机所使用的旋转底座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实现原理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采用了上下两层无相对运动的零件中间添加一个可旋转的零件,并在有相对运动的金属表面添加润滑和耐磨的材料来实现转动效果。
对于底座设计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转动的舒适和平稳性的要求,通常会采用较大的结构尺寸和较复杂的结构设计还满足要求。这样做不但会增加生产、制造的成本和压力,同时也会加大使用时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座旋转结构在保证底座的安全性、稳定性、平稳性的同时,采用了轨道型旋转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结构尺寸,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从而达到了便于安装,节约生产、制造成本,和获得了较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底座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有与显示器连接的转轴、定轴、底座板,转轴对显示器进行支撑,其与定轴进行配合旋转,定轴固定于底座板上,且定轴与转轴的接触部位具有U形或环状的轨道,沿着该轨道,转轴套设于定轴中旋转。
所述的轨道,其设置于定轴的上部,水平向内突出于定轴的外壁。
所述的轨道,其设置于转轴的底部,凹陷于转轴底部端面。
所述的底座旋转结构,其转轴和定轴之间、支撑转轴和显示器之间具有耐磨材料,可以起到防止定轴和转轴直接接触,避免在转动过程中金属之间产生摩擦,使底座转动平稳、延长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耐磨材料,可以是塑胶、橡胶、尼龙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定轴,其内表面有圆周完整的U型轨道,U型轨道限制了转轴的自由度,使转轴只能在U形轨道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旋转,。
上述的底座旋转结构,其转轴的底部具有凸缘,凸缘位于转轴尾端,凸缘的直径大于转轴的直径,与定轴的U型轨道配合,进行旋转,且凸缘底部具有一个定位凸点,同时定轴的U型轨道内侧具有有定位槽,定位凸点与定轴上的定位槽相配合,使转轴在设计角度内转动。
上述的凸缘,其底部可设置凹槽,凹槽内嵌设有滚珠,以达到在轨道中顺利滑动的效果。
上述的定轴其是由两个可进行衔接的半体构成,这两个半体可以是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是稍有不同的对称结合的两个半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轨道的方式,使得旋转配合简单明了,便于实现,减小了设计尺寸,简化了原有电视机的旋转结构,在保证底座的安全性、稳定性、平稳性的同时便于安装,降低了生成、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部位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转轴和定轴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定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安装于底座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零件上垫圈1、下垫圈3为尼龙材料做成,转轴2,定轴4、6为铸铝件,外观件7、8为塑料件,底板9为钣金件,零件5、10为螺丝连接件有连接定轴及底板与外观件,脚垫11为硅橡胶材料起防滑和保护用户家具表面的作用。定轴4、6是可以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半体,也可以是稍有不同的对称结合的两个半体。定轴4、6用螺钉通过其上面的孔42、62固定连接合成一个整体。如果定轴4、6形状完全相同,则可以不用做两个模子,所以为铸造成型降低了成本,同时保证了两个半体对接的吻合性高。也可以将定轴4、6做成对称形状,即定轴4的定位槽43与定轴6的定位槽63相结合的情况。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定轴上各有半个圆周型的U型轨道,当它们并合在一起时,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型环轨道。
转轴2为圆柱形,其包括轴身22、凸缘21、孔24、定位凸点23,凸缘21位于转轴2尾端,凸缘21与轴身22同轴心并相连,凸缘21的直径大于轴身22的直径,凸缘21凸出于轴身的高度取决于定轴4、6的U型轨道的深度。转轴2尾端凸缘21底部具有一个定位凸点23,孔24位于轴身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车宿营帐篷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泵主油缸液压换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