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彩LED显示单元封装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392.3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共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彩 led 显示 单元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彩LED显示屏,特别涉及全彩LED显示屏的显示单元的封装壳。
背景技术
目前LED(发光二极管)户内全彩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要求也不断增高。传统LED户内全彩显示屏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组件是全彩LED显示单元,它由发光芯片、电路板、环氧树脂及外壳组成,在生产时,是先将带有红、绿、蓝三基色的电路板置于带有反射杯的外壳中,将环氧树脂灌入壳体内,最后加热使环氧树脂固化完成封装。这种封装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便,利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带有反射杯的外壳为用白色塑胶一次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其还需将表面用丝印法涂印成黑色才可,而涂印的黑色在各显示单元的深浅较难控制,各显示单元外观颜色不一致,同时显示单元的之间的拼接缝隙也较明显,从而影响到整个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观颜色一致,外观看上去无拼接缝隙的全彩LED显示单元封装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彩LED显示单元封装壳,其由外壳和内衬相互嵌合而成;外壳为边部向一侧延伸有边框的方形孔板体,外壳的孔板的外板面上等距设有纵槽和横槽,纵槽和横槽交织成方格,在孔板每一个方格的中心设有一个灯孔,在壳体的孔板的内板面灯孔与灯孔之间设有筋槽;内衬由反射杯和使反射杯在平面上连成一体的纵筋和横筋构成,内衬上的反射杯的数目和距离与壳体的孔板的灯孔相对应,内衬的反射杯的上端和内衬的纵筋和横筋分别嵌在外壳的灯孔中和筋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全彩LED显示单元封装壳是由黑色的外壳和白色的内衬相互嵌合的两体式结构,且,解决了各显示单元之间外观颜色不一致的矛盾,且无需采用传统丝印的方法,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外观效果。用本封装壳封装好的全彩LED显示单元拼装成显示屏后,由于外壳上等距设有纵槽和横槽,其与接缝外观上难以分辨,每个像素点之间都相对独立,有三合一LED显示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是将黑色外壳与白色带有反射杯的内衬分别加工成形后再压合为一体,不改变原有LED全彩点阵封装方法的工艺简单,可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衬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彩LED显示单元封装壳,其由外壳1和内衬2相互嵌合而成。
其中,所述外壳1为边部向一侧延伸有边框11的方形孔板体,其采用黑色塑料制成。壳体1的孔板12的外板面上等距设有纵槽13和横槽14,纵槽13和横槽14交织成方格,在孔板12每一个方格的中心设有一个灯孔15,灯孔15的内壁呈倒锥状,在壳体1的孔板12灯孔15与灯孔15之间的内板面上设有筋槽16。所述外壳1的一边框11上设有标记柱17,起方向标示作用;在所述外壳1的孔板12的内板面上设有两个定位柱18,所述外壳1的孔板12的内板面上设有方环形装配槽19,所述定位柱18及方环形装配槽19在后续的组装电路板或拼装工序中分别起定位、辅助安装的作用。所述外壳1四角落的底面还设有支脚20。
所述内衬2由反射杯21和使反射杯21在平面上连成一体的纵筋22和横筋23构成,内衬2采用白色塑料制成。所述内衬2的反射杯21的内壁呈锥状,以便与内壁呈倒锥状的灯孔15对应嵌合,且所述内衬2的与外壳1的边框11相接触处的反射杯21的外壁为平面状。内衬2上的反射杯21的数目和距离与壳体1的孔板12的灯孔15相对应,内衬2的反射杯21的上端和内衬2的纵筋22和横筋23分别嵌在外壳1的灯孔15中和筋槽16内。
组装过程:
先用特制的模具通过注塑机分别注塑出黑色的外壳1,白色的内衬2再将外壳1的背面朝上,然后将内衬2反射杯21的锥体凸面朝下,使内衬2的纵筋22和横筋23与外壳1的纵槽13和横槽14对齐,使内衬2的反射杯21锥面外壁与外壳1的灯孔15对齐,最后通过特制的压合装置将内衬2压入外壳1内,使内衬体的纵筋22和横筋23与外壳1反面的纵槽13和横槽14紧密配合,使内衬2的反射杯21的锥面外壁与外壳1的灯孔15的内壁紧密配合。从而使外壳1与内衬2成为一体。内衬2的白色反射杯21有规则的置于黑色的外壳1的正面的纵槽13和横槽14组成的规格的方框内,从而达到三合一外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共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共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