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114.8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晏馥霞;于钦军;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馥霞;于钦军;王涛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邢涛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左房测压深 静脉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为诊断、诊疗之用的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在心血管外科临床手术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同时监测患者左右心房的生理压力,以便为操作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心脏临床手术过程中,一般必须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可视为右房压),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同时测量左房压。现在的测压管分为两种,一种为静脉测压管,一种为左房压测压管。静脉测压管由导管部分和辅助穿刺部分组成,导管部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管身、外延管及接头、连接座,外延管的一端经连接座与管身内的腔体连通,接头位于外延管的另一端上用于与压力换能器等设备连接;穿刺部分主要包括:穿刺针、穿刺导丝、扩张管。静脉测压管仅用来测中心静脉压,使用时,将其放置于上腔静脉中。左房压目前尚无直接的监测方法,目前使用的是间接的测压方法,如漂浮导管测定法,使用时将漂浮导管放置于右心房,将球囊充气后任其随血流漂浮到肺动脉,通过测肺动脉锲嵌压间接判断左心房压。目前这种测量左心房压的导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危险;且漂浮导管太粗,无法适用于儿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且适用于儿童的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包括静脉导管,静脉导管包括管身、外延管及接头,其特征在于,在静脉导管的管身腔体及对应的外延管内设有用于测量左房压的微导管。
所述微导管长于静脉导管管身20-100mm。微导管长于静脉导管管身可以便于将长出的部分经房间隔防入左心房。
所述微导管长于静脉导管管身70mm。这是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微导管内置有硬性内芯。硬性内芯用于支撑微导管顺利插入静脉导管的管身腔体及对应的外延管。
所述硬性内芯的长度短于微导管长度。这样可以使硬性内芯不伸出微导管外,避免硬性内芯与人体接触。
所述微导管包括管体、微导管接头,微导管接头用于将微导管固定在外延管接头上。这样可以固定微导管,以免微导管与静脉导管产生相对移动。
所述微导管还包括硬性内芯接头,内芯接头用于将硬性内芯固定在外延管接头上。这样可以固定硬性内芯,以免硬性内芯与微导管产生相对移动。
所述硬性内芯为弹簧钢丝。这样可以使微导管具有很强的推送能力。
所述静脉导管为单腔导管。这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静脉导管为多腔导管。这也是一种实施方式,最佳的是采用三腔导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静脉导管的管身腔体及对应的外延管内设有用于测量左房压的微导管。因此不仅可以利用其在心脏临床手术过程中可以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也可以利用其测量左房压。由于微导管的管经细,所以可以适用于儿童,并且,采用微导管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微导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微导管接头,2、注射帽,3、外延管,4、止液夹,5、连接座,6、管身,7、圆形尖端,8、护套,9、弹簧钢丝,10、微导管管体,11、外延管接头,12、硬性内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的联合左房测压深静脉导管由静脉导管部分和辅助穿刺部分组成,穿刺部分主要包括:穿刺针、穿刺导丝、扩张管。静脉导管部分为中心静脉导管,此处优选为三腔导管,其包括三腔管身6、外延管3、外延管接头11、连接座5、圆形尖端7、护套8、止液夹4、注射帽2。在三腔管身6的一个腔体及对应的外延管内置有微导管,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接头1、微导管管体10、硬性内芯接头12、弹簧钢丝9。
三腔管身6用医用级硅胶、用医用级聚氨酯(PU)材料制作。按管身公称外径可分为:5F、5.5F、6F三种规格。侧孔为3个φ0.7mm的孔。
圆形尖端7用亲水型超滑的软质医用有用级硅胶、医用能聚氨酯(PU)材料制作。位于三腔管身6内。
导管护套8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作,位于三腔管身6外用于保护三腔管身6。
外延管3用医用级聚氨酯(PU)材料制作。
外延管接头11用聚碳酸酯(PC)材料制作,位于外延管的管口。
连接座5用医用级聚氨酯(PU)材料制作,用于连接外延管3和管身内对应的腔体。
注射帽2用聚碳酸酯(PC)材料制作,安装在外延管接头11上,主要用于对置入导管后维护,放置导管堵塞使测试压力失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馥霞;于钦军;王涛,未经晏馥霞;于钦军;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旋喷雾式种子包衣机
- 下一篇:枪式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