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938.3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6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勇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清方 |
地址: | 40226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意 更换 各种 鞋面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要求穿着舒适,而且还要求能尽量地节约社会资源。但现在的鞋子,无论是皮鞋、凉鞋或拖鞋,均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与鞋底一般都是通过缝制或胶粘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种鞋子,当鞋面烂了时,既使是鞋底还是好的,都必须一同扔掉;反之,如果是鞋底坏了,既使是鞋面是好的,也得一同扔掉。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讲,这种鞋子是一个较大的社会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更换鞋面方便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
所述盲槽的槽底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盲槽的槽口的横截面有向槽口内伸的卡耳。
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设有鞋垫,所述鞋垫大小足以盖住所有盲槽的槽口。
在所述鞋垫下底面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包括连接片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片固接在所述连接管的母线上。
所述鞋垫粘接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
所述鞋底为平底、坡底或高跟底。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当人们鞋面烂了,人们可很方便地更换鞋面,此外,当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只需带上各种不同的鞋面,利用自身穿带的鞋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或场合,将鞋子方便地变成为皮鞋、凉鞋或拖鞋;也可以不同的鞋底之间进行更换,如平底鞋变成坡底鞋或高跟鞋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耳三种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100,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靠近鞋沿120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130,相邻两个盲槽130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100内的通孔140(参见图3)相互贯穿,也就是说,在靠近鞋底100的鞋沿120的内侧,通过设置在鞋底100内的通孔140与设置在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的盲槽130相互贯通,而形成一条与鞋沿120基体平行的可以用于穿插塑胶丝150的通道。所述盲槽130的槽底13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盲槽130的槽口132的横截面有向槽口内伸的卡耳133,设置卡耳13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连接耳(此特征在后面的内容里还会详细说明)向外脱落。为了减轻鞋底100的重量和节约鞋底100的成本,可以在鞋底100的下底面上设置一些方格或条槽之类的结构。在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紧靠鞋沿120可以有一圈围边134,用于遮挡鞋垫与鞋底100的上底面的缝隙,起到美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底100可以为平底、坡底或高跟底。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图1的示鞋底100的基础上,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设有鞋垫160,所述鞋垫160大小足以盖住所有盲槽130的槽口132,构成一个复合鞋底。所述鞋垫160可以粘接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也可以在所述鞋垫160下底面上设有连接耳170,所述连接耳170包括连接片171和连接管172,所述连接片171一侧固接在所述连接管172的母线上,另一侧固接在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图中,在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只画出一个连接耳170,实际上,在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是有一圈与鞋底100上的盲槽130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的连接耳170,将所述鞋垫160与鞋底两者连接时,只需将连接耳170卡入相对应的盲槽130内,再以其中一个盲槽130为起点,将塑胶丝150依次穿入通孔150和连接管172而将鞋垫160与鞋底100连接为一体,所述塑胶丝150的直径与所述连接管172的内径相吻合。所述连接管172的长度与所述盲槽130长底基本相等,其直径与盲槽130的槽宽基本相等。
请参见图6至图8,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耳三种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勇,未经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