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反光取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0056.7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02;G01B11/24;G01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丽丽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颗粒 判定 反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颗粒图像的取像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反光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判定仪器的原理是采用CCD成像技术采集被测颗粒的外观图像,输入计算机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被测颗粒的外观形状、尺寸大小、色泽、内部结构等信息。颗粒判定仪器目前使用很广泛,主要应用食品领域和工业领域。其中食品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种颗粒的判定:谷物颗粒的判定,如:小麦、玉米、大米、杂粮、稻谷、糙米等;油料作物颗粒的判定,如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其他植物果实颗粒判定,如苹果、草莓、葡萄等。工业领域主要有各种金属、非金属的原料颗粒、磨损颗粒等的判定。
颗粒判定仪器目前采用的取像装置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单镜头取像装置,另一种是多镜头取像装置。如图1所示,为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取像装置9的示意图,这种单镜头取像装置9具有固定在被测颗粒上方的一个摄像头91,被测颗粒90放置在物料板92上,被测颗粒90可以是单颗粒也可以是群体颗粒(图1中示出了多颗粒的情况)。该单镜头取像装置的优点是获得信息速度快、图像处理量少、设计及制造的成本低。缺点是只能反映颗粒单面的外观信息,由此容易导致判断结果出现误判,从而影响颗粒判定仪的准确度。
如图2所示,为多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取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多镜头取像装置8一般采取2个或2个以上位置固定的摄像头81,被测物料80被放置在透明的物料板82上,通过位于多个方位的摄像头81对颗粒80不同表面取像并分析。被测颗粒80可以是单颗粒也可以是群体颗粒(图2中仅示出的多颗粒的情况)。该多镜头取像装置获得图像信息多,处理结果的准确度高,但由于摄像头数量多,增加了成本。
另外,该两种颗粒判定仪的取像装置在对群体颗粒的判定,如果颗粒之间布料不均匀,产生颗粒之间相互接触的现象(如图1中的A处和图2中的B处),则容易导致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与事实不符,即产生误判,从而也影响颗粒判定仪的判定准确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颗粒判定仪取像装置,来解决现有取像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反光取像装置,其能够利用反光光路而采用一个镜头来采集被测颗粒的正面和反面图像信息,从而提高颗粒判定仪的判定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反光取像装置,其在对群体颗粒进行判定时,能够使颗粒之间布料均匀,从而提高颗粒判定仪的判定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单镜头颗粒判定仪的反光取像装置,其包括水平放置的透明物料板和一个固定设置的摄像装置,在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口与物料板正面之间设置有将被测颗粒正面的反射光传递给摄像口的正面反射光路,在摄像口与物料板反面之间设置有将被测颗粒反面的反射光传递给摄像口的反面反射光路,在该两反射光路上之间具有对两反射光路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个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摄像装置固定设置在物料板的一侧,所述的切换装置为旋转式反光板,该旋转式反光板位于摄像装置的摄像口与物料板之间;在所述正面反射光路上,在物料板的正面与旋转式反光板之间设有第一正面反光板和第二正面反光板;在所述反面反射光路上,在物料板的反面与旋转式反光板之间设有第一反面反光板和第二反面反光板;所述的旋转式反光板具有反光面与第二正面反光板相对的第一位置和反光面与第二反面反光板相对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正面反光板、第二正面反光板、第一反面反光板以及第二反面反光板分别为倾斜45度设置的反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正面反光板与第一反面反光板相对于摄像口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正面反光板与第二反面反光板相对于摄像口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正面反射光路与反面反射光路的光程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管带截断阀的改进型简易三通接头
- 下一篇:散热接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