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69331.3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一;吴定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3116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灭菌 容器 气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主要是一种设置在低压灭菌容器的容器本体开口周围的气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低压(真空)灭菌方法(例如: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真空灭菌方法)已由国外厂商开发完成,其灭菌容器的结构设计大多沿用传统式灭菌容器的设计,传统式的灭菌容器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及一可开启的容器门,其基本型式即类似一般电冰箱般结构,在该容器本体一侧形成有开口,而在开口侧组装一可启闭的容器门。
今就现有的低压灭菌容器气密装置进行分析,此类灭菌容器的容器门均采金属材质制成,且其与灭菌容器本体相对的一面呈平面状,而气密装置则是设置在灭菌容器本体与容器门相对的外表面上。
由图4来看,其中显示了一种现有的气密装置,其主要是在灭菌容器本体30开口32侧与容器门相对的外表面34上粘贴一气密环40,当容器门(图中未示)关闭时该容器门内侧的平面即会贴靠在该气密环40上,而在容器中抽真空(低压)时容器门会压迫气密环40而获得所需的气密效果;此一设计在使用之初是能够达到气密的要求,但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即会因为其气密环40本身没有适切的刚性结构支撑而易产生变形,尤其是在灭菌容器使用时该气密环40必须承受内外侧的压力差,且该压力差是作用在该气密环40的侧面(如图中所示F的箭头方向),故而极易造成气密环40的变形。
在图5中则显示出另一种现有的气密装置,其是由图4中所示的结构改良而来,其是在灭菌容器本体50开口52侧与容器门相对的外表面54上设置一圈凹槽56,并在该凹槽56中粘贴一气密环60,当容器门(图中未示)关闭时该容器门内侧的平面即会贴靠在该气密环60上,而在容器中抽真空(低压)时容器门会压迫气密环60而获得所需的气密效果;此一设计藉由凹槽56来提供气密环60一份侧向的支撑作用,使得气密环60在使用中能够降低变形的可能,其确实要较图4中所示之结构拥有较佳的抗变形能力。
惟在实验中却发现图4与图5中所示的结构仍有一项致命的缺点,就是其气密环40,60与容器本体10,30间是以粘着剂来进行粘结,在使用中难免因为粘着剂的粘着力不足或长期受力而粘着剂老化发生脱开的状况,此即会造成气密环40,60剥落而产生漏气,其显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灭菌容器的容器门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开口的周围,用以在容器闭合时提供气密作用,所述气密装置包括:
围绕所述本体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开设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朝向所述容器气密门的表面上;
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弹性气密环,
其中,所述容置槽和气密环被设计成具有如下构造:在所述气密环安装至容置槽后,所述容置槽和气密环通过各自形状的约束使得气密环不可从容置槽内脱落。
前述的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中:在该容器本体与气密门相对的外表面开口周围设置一圈断面呈内侧宽而开口窄的容置槽,在该容置槽中组装一断面宽度较容置槽开口宽的气密环,同时在该气密环组装至容置槽中后有一部份由容置槽开口处凸出于外表面之外。
前述的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中:该容置槽的断面呈圆形,而气密环的断面亦呈相应的圆形。
前述的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中:该气密环凸出外表面的高度是小于其半径。
前述的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中:该容置槽的断面呈一内侧宽而开口窄的梯形。
前述的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其中:组装在该容置槽中的气密环断面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利用极佳的结构配置,能够由气密装置来提供阻隔电磁场干扰及电场干扰;又本实用新型的气密装置能够由内层门来提供更佳的密封效果;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气密装置能够方便的更换内层门,当内层门变形或是磨损时,可以迅速的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4是一种现有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部份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是另一种现有低压灭菌容器的气密装置部份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