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防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450.0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梅;薛令军;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梅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窥镜防护套。
背景技术
自从内窥镜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耳鼻喉部、下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系统以及腹腔、胸腔等各种腔隙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应用方便、创伤小、直视下诊断清楚、易于取活检等优点。但是,内窥镜应用后的消毒灭菌处理较为麻烦,多采用灭菌液浸泡、灭菌剂熏蒸等方法。但费时长、消耗大,在病人较多的情况下不易周转,特别是在鼻腔检查等无创伤处理时尤为不便,大多医院都采用购买大量内窥镜的做法,这就增加了很大的医疗器械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防护套,该防护套为一次性使用,可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省时省力,较为方便,还可减轻医院对内窥镜在消毒、灭菌方面的负担,并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内窥镜头,内窥镜头与光源探头连接,光源探头与内窥镜杆连接,内窥镜杆的前端部为内窥镜,在内窥镜杆上套有管状防护套,防护套的前端部为内窥镜护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护套为一次性使用,可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省时省力,较为方便,还可减轻医护人员对内窥镜在消毒、灭菌方面的负担,并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减少了医院购买大量内窥镜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窥镜头,2.光源探头,3.内窥镜杆,4.内窥镜,5.防护套,6.内窥镜护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本实用新型设有内窥镜头1,内窥镜头1与光源探头2连接,光源探头2与内窥镜杆3连接,内窥镜杆3的前端部为内窥镜,在内窥镜杆3上套有管状防护套5,防护套5的前端部为内窥镜护屏6。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5可采用半透明的薄乳胶为原料,内窥镜护屏6可采用较薄的透气性好的软硅胶为原料,利用高分子胶将防护套5与内窥镜护屏6黏合在一起,或利用高温将防护套5与内窥镜护屏6压成一体即可。
在使用时,将图2套在图1的内窥镜杆3上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一是可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二是省时省力,较为方便,减轻医护人员对内窥镜在消毒、灭菌方面的负担;三是价格低廉,减少了医院购买大量内窥镜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梅,未经李培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