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镗床大孔磨削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8946.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芝;王合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9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镗床 磨削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镗床大孔磨削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设备中,加工高精度孔的设备主要是车床、镗床,但是对于不规则的大孔零件及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多孔零件的加工,必须在镗床上进行,以方便工件的装夹、加工过程中的测量。
但对于这种类型的零件的内孔,使用传统的镗削加工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实践证明,对于易切削的材料,采用最合理的切削速度,使用最合理的刀具加工,其粗糙度也只能达到Ra3.2至Ra6.3之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镗削工艺和工装无法满足大孔零件加工要求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镗床大孔磨削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镗床大孔磨削工装,它包括刀杆I和刀杆II,所述刀杆I为圆形,在端部开槽,刀杆II一端为方型,与机床的联接;同时刀杆I和刀杆II垂直焊接,且刀杆I的开槽方向与刀杆II成45°角。
所述刀杆I开槽处直径要大于未开槽处,在槽的一侧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刀杆II为方型,用于与机床的联接;另刀杆I为圆形。刀杆I在端部开槽,开槽处直径要大于未开槽处;两刀杆垂直件焊接时刀杆I开槽的开口必须有方向,与刀杆II要成45度夹角,在刀杆I开槽的一侧有螺纹孔。刀杆的尺寸根据内孔的尺寸自行确定,保证其刚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代表磨削,只对精加工内孔进行抛光处理。内孔形状公差:圆度,圆柱度,只能用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方法简便易行,加工精度高,抛光粗糙度可达Ra0.8。
附图说明
图1为刀杆I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刀杆II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刀杆I和刀杆II的焊接示意图;
图5为焊接后刀杆I开槽B-B方向示意图。
其中,1.刀杆I,2.刀杆II,3.开槽,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中,本实用新型工装包括刀杆I1和刀杆II2,刀杆I1为圆形,在端部开槽3,刀杆一端II2为方型,与机床的联接;同时刀杆I1和刀杆II2垂直焊接,如图4所示,且刀杆I1的开槽3方向与刀杆II2成45°角,如图5所示。刀杆I1开槽3处直径要大于未开槽处,在开槽的一侧有螺纹孔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抛光前精加工的内孔粗糙度必须保证在Ra6.3以内,对内孔留抛光余量0.02-0.05mm;取较细的砂纸,砂纸要缠绕在刀杆的开槽处,砂纸的缠绕层数不能低于三层;砂纸要压紧到工件上,力度大小适中,可根据经验确定;磨削速度根据内孔大小来确定,保证磨削的线速度达到磨削设备的线速度;砂纸要及时更新,以免碎削挤压破坏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