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载制氧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5953.0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文才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富钢 |
地址: | 10002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载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和汽车节能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载制氧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飞机上有供氧装置,西藏列车上有供氧装置而承担着我们生活绝大多数出行任务的汽车上却没有制氧、供氧装置。而这绝大多数的车辆每天因驾驶人员的超负荷劳动造成的交通事故,又是相当惊人的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和国家财产。
现代科学对汽车内环境研究表明,行驶状态下汽车内有60种毒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汞、铅等,空调开启时毒害气体浓度增大。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汽车职业病与汽车内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突发恶性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长时间呼吸混浊毒害气体有直接关系。
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大脑是人体最活跃,最耗能,最耗氧的器官,持续用脑可消耗体内40-60%的氧含量,人从35岁起心肺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血液里的含氧量一年比一年少,当疲劳、情绪激动,体质虚弱时,会出现头晕、胸闷、心跳过速等不适现象。
医学研究表明:驾乘人员属体力,脑力超负荷劳动群体,连续2-4小时驾驶汽车,血氧大量消耗,造成头脑极度疲劳,体力重度倦怠,爱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汽车空调开启时,毒害气体浓度增加,血氧严重供给不足,脑细胞就开始反映迟钝,疲劳感加重,头痛、麻木、烦躁、焦虑、心率失常;吸氧能直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促进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使驾驶者,脑功能,脑细胞活力迅速恢复,消除疲劳,缓解驾驶员焦虑,烦躁的心情,减轻心里压力,迅速恢复体能,有效的降低和预防交通事故。
同时吸氧还对乘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保护,如果乘务人员出现头痛、失眠、厌食、烦躁、健忘那就是大脑在告急。对行驶中乘务人员突发性的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缺氧、脑溢血、脑血栓急时补氧,可以缓解呼吸功能障碍和供血氧不足,防止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和急性中风,让120急救中心时时刻刻陪伴在你的身边和左右。
因此我设计并申请了汽车内吸氧装置专利。其由用于安装在汽车内通过输氧管相连的带减压阀和开关阀的氧气瓶,电磁阀和电磁阀控制器,头用耳机式支架和供氧嘴组成;电磁阀控制器由与电磁阀相连的继电器,与继电器相连的控制板,与控制板相连的电源和手动开关或遥控开关组成;供氧嘴与输氧管相连并且固装在头用耳机式支架的活动式麦克风支架的外端。输氧管与供氧嘴固连后通过活动式麦克风支架连接电磁阀或再穿过耳麦后连接电磁阀。电磁阀通过分支管和输氧管与多套带手动阀的头用耳机式支架和供氧嘴相连。减压阀后还进一步连接有湿化器。氧气瓶上还进一步配装有输出压力指示表和调节阀。氧气瓶上还进一步配装有瓶内压力指示表。
汽车内吸氧装置在设计上力求完善和人性化,但也同样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内着问题:1、反复更换氧气瓶给使用者带来麻烦;2、服务网络不覆盖的地方,更换氧气就更困难;3、推广费用成本过高,增加了投入成本。
另外,既使汽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汽车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仍然远远低于理论值,仍然存在严重的燃烧不完全和排放污染物多的问题;虽然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加装尾气催化装置来解决排放达标问题,但其仍然不能解决燃烧不完全和不节能问题,并且尾气催化装置也存在加装成本高和容易失效及重金属中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向车内驾乘人员提供氧气和向发动机供给氢气,又能向发动机供氢气和氧气,环保节能,操作简便,推广成本更低,寿命长的汽车车载制氧节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文才,未经袁文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气炉自动加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中水箱的节水马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