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气压法起拨专用护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859.3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乔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春明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气 压法起拨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筒起拨法,尤其涉及一种护筒水压起拨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护筒起拔只能是在陆地上用油压顶或振动锤,通过吊车起拔埋深较浅的护筒,而对在水上施工护筒是根本无法起拔,只能是通过沉箱下入水中固定并抽干水后,将其上部的护筒割断回收。有多少根桩就必须制作多少个护筒,这样不尽费工费时,增加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造成大量的钢材的浪费,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如:一座大桥设计钻孔灌注桩为200根,施工中就必须制作200个护筒,这不仅要大量的钢材和资金,而且要大量的制作时间、费用和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传统护筒起拔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护筒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起拔力量大、可大量节约钢材的水气压法起拨专用护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护筒筒体上口稍下部设置一环状顶板,顶板上对称开设两个槽口,顶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护筒盖板,护筒盖板上连接有用于进水或气的连接管,护筒盖板的面积大于环状顶板空心部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口的宽度略大于护筒盖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筒筒体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方形、正多边形之一或其它任意形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起拔力量大,对桩头及砼质量不仅没有不好影响,而且更加密实,对保护桩头提高砼质量更有好处,还可反复使用,可大量节约钢材,降低成本,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护筒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截面为圆形的护筒筒体1上口稍下部设置一圆环状顶板2,使其侧壁与护筒筒体1侧壁紧密配合。顶板2上对称开设两个槽口5,槽口5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护筒盖板3的厚度。顶板2底部用螺栓经螺孔6固定有护筒盖板3,护筒盖板3上连接有用于进水或气的连接管4,护筒盖板3的面积大于环状顶板2空心部面积。护筒筒体1底端设置有用于与其它护筒利用抱箍连接的凸环7,通过抱箍8连接。
使用时,先再加上胶皮垫将护筒盖板从顶板槽口处进入护筒筒体内,稍加转动盖板,经螺孔用螺栓固定,由下向上密封。通过连接管向护筒筒体内灌入水或气,根据压强面积比的原理(水压法),通过高压管从护筒盖上进水孔注入压力水而形成向上的返力,该力通过压强面积比,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大,使的护筒内的水向上的顶力大于护筒四周的侧摩阻力,而达到起拔护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水深和不同的地层要求,如果护筒太长,不便于起吊,还可将护筒加工成两节,通过两个半圆抱箍连接,可同时起拔,即简便又快捷。这样,护筒就可以重复使用即节省了大量的钢材,更节约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成本。如上:200根桩,现只需要根据钻机的数量而确定护筒的个数(20个护筒足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春明,未经乔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