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739.3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诚;迟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显诚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3416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刚性 套管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固井领域套管所用的扶正器,尤其是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油田钻井完井时固井下套管串上,加有套管扶正器基本类型有弹性套管扶正器(单拱)、限位弹性套管扶正器、旋流铝合金刚性套管扶正器及滚轮刚性套管扶正器。常用的有限位弹性套管扶正器,其优点价格便宜,扶正效果好,扶正率达80%左右;旋流铝合金刚性套管扶正器,扶正效果好,但易泥包憋泵,同时下套管易遇阻;滚轮刚性套管扶正器,扶正效果好,扶正器与技术套管、井壁磨阻小,但成本造价高、加工工艺复杂,影响完井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具有不易泥包憋泵、扶正效果好、下套管摩擦阻力小及造价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下固定环,上、下固定环间纵向编织铰接有6条弹刚性扶正条,弹刚性扶正条上带有纵向凹槽,凹槽上下端固定有上、下导泥片,凹槽内上下连接有滚轮。
上述方案中的弹刚性扶正条也可焊接在上、下固定环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通过上、下导泥片消除了泥包;通过滚轮减小了下套管摩擦阻力;因结构简单降低了造价成本,简化了加工工艺。测试数据显示该扶正器的摩阻力仅为以上两种扶正器的35.5%、和57.9%,弹性变形量为1-2毫米,扶正率可达85-90%;造价为滚轮刚性套管扶正器的三分之一;通过现场下井试验,效果好。适用于定向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及直井的套管扶正居中,减少套管与井壁的摩擦阻力。所以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具有不易泥包憋泵、扶正效果好、下套管摩擦阻力小及造价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环,2-下固定环,3-弹刚性扶正条,4-上导泥片,5-下导泥片,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下固定环(1,2),上、下固定环(1,2)间纵向编织铰接有6条弹刚性扶正条3,或将弹刚性扶正条3焊接在上、下固定环(1,2)上,弹刚性扶正条3上带有纵向凹槽,弹刚性扶正条3为一次压制成凹槽型弹簧片,凹槽两端固定有上、下导泥片(4,5),凹槽内上下连接有滚轮6。
实际使用时,通过上、下固定环(1,2)将该扶正器固定在套管串上,在下井眼的过程中,通过上、下导泥片(4,5)消除了泥包,避免了憋泵。因滚轮7与技术套管壁或井壁接触,减少了弹刚性扶正条3的接触面积,并使弹刚性扶正条3与管壁、井壁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减少;弹刚性扶正条3变形量为1-2毫米,弹刚性扶正条3单边扶正间距保证在31-33毫米内,扶正率可达90%左右;而且因结构简单,也就降低了造价成本,简化了加工工艺;测试数据显示该扶正器的摩阻力仅为以上两种扶正器的35.5%、和57.9%,弹性变形量为1-2毫米,扶正率可达85-90%;造价为滚轮刚性套管扶正器的三分之一;通过现场下井试验,效果好。适应于定向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及直井的套管扶正居中,减少套管与井壁的摩擦阻力。所以该滚轮弹刚性套管扶正器具有不易泥包憋泵、扶正率高、下套管摩擦阻力小及造价成本低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显诚,未经王显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转旋动总成测定装置
- 下一篇:防腐耐磨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