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源交换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700.1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方有福;李焕璁;林椿住;柳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交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利用智能卡扣款的能源交换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可大致分为可充电电池、不可充电电池。不可充电电池,如一次电池,顾名思义,是仅能被使用一次的电池,无法通过充电的方式再补充已被转化掉的化学能,因此称为一次电池。此类电池常见的有干电池、水银电池与碱性电池等。
可充电电池,如二次电池、燃料电池。二次电池是指可以被重复使用的电池。通过充电的过程,可以使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再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而能再度的提供电力。这类的电池有铅酸电池(lead acid battery)、镍镉电池(nickel cadmium battery)、镍氢电池(nickel hydrogen battery)、二次锂电池(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以及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和高分子锂电池(polymer lithium battery)等。
燃料电池,又被称为连续电池。特点是阴阳两极并无活性物质的存在,而是通过外部的系统提供,所以只要持续地提供活性物质,电池就可以持续的放电。在阳极部分,真正进行氧化反应的是空气或是氧气;而阴极部分则是以氢或者是煤气等为主。此类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hydrogen oxygen fuelcell)等。主要用在发电机组上、电动车辆或作为备用能源。
不可充电电池的缺点在于,只能使用一次,不易回收。以台湾地区为例,每年使用约1万公吨的干电池,但回收的废干电池尚不及10%。干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有害物质,若采取掩埋弃置或焚化处理,有害物质将长期储存于水源与土壤中,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将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可充电电池相比较于不可充电电池,算是较为环保的一种电池。市场上销售的充电电池系列众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卖充电电池这个本体,使用者必须将充电电池带回家进行充电,或其他有提供电池插座的地方进行充电。
但是电池插座不是随处都有,使用者如在外地,如在海边的沙滩上,电池没电急需充电时,此时充电电池的弊端就逐渐浮现;在户外,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充电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可充电电池不易回收,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受到场所限制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源交换的设备,提出一种对使用者较为有利的计价方式,以购买电池的电量为计价基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利用一个能源交换站,销售已充过电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利用智能卡作为交易工具,利用智能卡储值、扣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是将一智能卡插入一能源交换设备,在能源交换设备上显示该智能卡的货币余额,将第一能源盒插入能源交换设备中,再提取能源交换设备上的一第二能源盒,再依据第二能源盒与第一能源盒的电量度数差额,扣除智能卡内相对应的货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使用者将旧电池置入能源交换设备上的能源槽中,从而提取新电池,无需使用电池插座,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充电,既降低了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又节约了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源交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能源交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流程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如下:
12 能源交换设备
14 本体
16 屏幕
18 智能卡装置
20 能源槽
22 抽取式能源盒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源交换的设备,是设置在一能源交换设备上。能源交换设备可以设置在各处,如沙滩上、道路旁、风景处、高山上、港口。交换设备可连接一电源线,通过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或者不连接电源线,以能源交换设备内设置的装置,对燃料电池补充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统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刺绣机不带挑线簧的中过线
- 下一篇:水转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