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挂磁力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561.2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颖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徐金伟 |
地址: | 518125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磁力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挂磁力锁,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和使用方便的外挂磁力锁。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安装于门用的磁力锁结构为一磁力锁本体固定于门框上,而在门板上以一金属板与其相对定位,利用该磁力锁本体通电后可产生的磁力,控制门的开启与关闭,然而这种磁力锁设施却有下列的缺点:
1、门的开合需要另外购买把手安装于门上,且磁力锁需另外安装开门按钮,让消费者多花费额外费用。
2、一般磁力锁安装于门上后,其通电状况并不能由外观查看,容易造成错误判别,认为门已安全关闭,而遭窃贼闯入,使用上仍不安全。
3、另外安装的开门按钮不易寻找,且在灯光昏暗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将门开启。
由此可见,以往现有的磁力锁在使用时,具有上述的缺陷,而需要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外挂磁力锁,其主要结构包括把手本体与吸附本体,该把手本体设有数个通孔,其一而设有一开门按钮及一指示灯,另一侧设有一扳动件,该扳动件为可拆式,便于安装时让螺丝起子能直接锁固螺丝,金属组件与把手本体固定,扳动件利用一侧边的嵌合部与把手本体的T字形凹孔组合,该凹孔通过螺丝将把手上盖,把手下盖和扳动件与把手本体锁固结合:该吸附本体为一ㄇ形,设有数个通孔,该吸附本体内部侧面设嵌止部,将磁性组件和驱动电路置入吸附本体凹部,利用上挡体与下挡体置入嵌止部将磁性组件和驱动电路固定,该下档体装设一指示灯缓冲垫及一开门按钮缓冲部分,该缓冲部分由一顶杆和一弹簧,以卡环组成,然后在该吸附本体上组合吸附上盖及吸附下盖,该吸附上盖和下盖设有一挂钩并与吸附本体上一方孔装配在以起,使得安装施工时方便,克服由于吸附本体与门板结合时造成安装吸附上下盖时空间狭小无法施工锁紧吸附上下盖的难题,借助指示灯在灯光昏暗的情况下可轻易找到开门按钮,并且把手本体与吸附本体的配置,适用于左边开启或右边开启,除整体美观之外也可防止人为的破坏,从而可使外挂磁力锁安装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挂磁力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挂磁力锁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挂磁力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挂磁力锁的实施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把手本体 25下挡体
2吸附本体 26吸附上盖
6门 27吸附下盖
10开门按钮 100开门按钮顶杆
11指示灯 220回位弹簧
12金属组件 280卡环
13把手上盖 110指示灯缓冲垫
14把手下盖 150嵌合部
15扳动件 160T字形凹孔
21驱动电路 200凹部
22磁性组件 210嵌止部
24上挡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把手本体1与吸附本体2,其中,该把手本体1设有数个通孔,其一面设有一开门按钮10及一指示灯11,另一侧设有一扳动件15,该扳动件15为可拆式,便于安装时让螺丝起子能直接锁固螺丝固定,金属组件12与把手本体1连结固定,扳动件15利用一侧边的嵌合部150与把手本体1的T字形凹孔160组合,通过螺丝将把手上盖13,把手下盖14和扳动件15与把手本体1锁固结合,而该吸附本体2为一ㄇ形,设有数个通孔,该吸附本体2内部侧面设嵌止部210,将磁性组件22和驱动电路21置入吸附本体2凹部200,利用上挡体24与下挡体25置入嵌止部210将磁性组件22和驱动电路21固定,且上挡体24和下挡体25为抽拉式组合,增加施工安装上的便利性,该下档体25装设一指示灯缓冲垫110及一开门按钮顶杆100,然后在该吸附本体2上组装吸附上盖26及吸附下盖27。
如图4所示,门6上安装外挂磁力锁,吸附本体2与把手本体1的指示灯11采用间接投射,借助指示灯11在灯光昏暗的情况下可轻易找到开门按钮10,按钮10可带动把手本体1里的连杆与驱动电路21上的微动开关进行作动,并且把手本体1与吸附本体2的配置,适用于左边开启或右边开启,除整体美观之外亦可防止人为的破坏,从而可使外挂磁力锁安装和使用方便。
为突显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性,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列举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颖,未经黄建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水四辊挤压机的挤压辊
- 下一篇:充填机的充填设备自动化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