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摩机按摩装置的捶打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124.0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科伯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7/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装置 捶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按摩机,特别是指按摩机按摩装置的捶打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腰酸背痛已成为一种文明病,许多运动器材与按摩机应运而生,请参阅图1~图3,是申请人申请并经核准的中国台湾专利第92211833号“按摩机的按摩装置”专利案,所述的按摩装置包含有揉搓机构1与捶打机构2等,其中,所述的揉搓机构1是设有一为马达11的驱动源,并以马达11驱动一为皮带轮组12的传动组,所述的皮带轮组12则带动一揉搓轴13旋转,所述的揉搓轴13两端呈向内偏心的偏心轴段是分别装设具有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的左、右摆臂14、15上,而捶打机构2是设有一为马达21的驱动源,并以马达21驱动一为皮带轮组22的传动组,所述的皮带轮组22是带动一捶打轴23旋转,所述的捶打轴23的两端各具有呈向上或向下偏心的左、右偏心轴段231、232,其左、右偏心轴段231、232是分别枢设有左、右承窝座24、25,左、右承窝座24、25则各枢接一左、右连杆26、27,各左、右连杆26、27再枢接在左、右摆臂14、15上;在进行揉搓按摩时,可利用马达11驱动皮带轮组12,令皮带轮组12带动揉搓轴13旋转,所述的揉搓轴13即利用两端的偏心轴段带动左、右摆臂14、15与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顺畅作一间隔变化,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可进行尤如揉搓身体的揉搓动作,达到揉搓按摩的使用效益,在进行捶打按摩时,可利用马达21驱动皮带轮组22,而使皮带轮组22带动捶打轴23旋转,令捶打轴23利用左、右偏心轴段231、232带动左、右连杆26、27作上、下位移,使左、右连杆26、27带动左、右摆臂14、15与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作上、下摆动,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可进行交替捶打人体背部的动作,达到捶打按摩的使用效益。
然而,不论是揉搓按摩或捶打按摩,当左、右按摩滚轮组交替揉搓或捶打按摩在人体背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位置时,是可使被按摩者获得较佳的按摩舒适感,并不会因左、右按摩滚轮组按摩位置的高低落差而产生不适感;但是,前述带动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作动的左、右摆臂14、15,是共同连结在揉搓机构1的揉搓轴13与捶打机构2的左、右连杆26、27,因此揉搓机构1与捶打机构2相对于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均会产生相对的影响关系;请参阅图3,由于捶打轴23的左、右偏心轴段231、232是分别呈向上或向下偏心设计,而具有一偏心位差,若以不同长度的左、右连杆26A、27A,以补偿左、右偏心轴段231、232偏心位差时,其枢接具有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的左、右摆臂14、15后,虽可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而可在进行揉搓按摩作业时,使其位于人体背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但在进行捶打按摩作业时,因左、右连杆26A、27A的长度不同,却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而导致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捶打在人体背部的不同水平高度位置,而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的捶打位置产生高度位差A,造成被按摩者产生不适感,而降低捶打按摩的使用效益。
反之,请参阅图4,若以相同长度的左、右连杆26B、27B枢接具有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的左、右摆臂14、15时,其在进行捶打按摩作业时,虽可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交替捶打按摩在人体背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但在进行揉搓按摩作业时,所述的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却因左、右偏心轴段231、232的偏心位差,而产生上、下的高度位置位差B,致使左、右按摩滚轮组16、17在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揉搓按摩作业,进而影响揉搓按摩使用效益,造成被按摩者产生不适感。
所以,此一捶打机构的设计并无法同时获得捶打按摩作业与揉搓按摩作业效果均佳的使用效益,故如何设计一种可使左、右按摩滚轮组在捶打按摩作业或揉搓按摩作业时,均可在人体背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位置,而更加提升交替捶打与揉搓按摩舒适感双重使用效益的捶打机构,即为业者研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一,是提供一种按摩机按摩装置的捶打机构,使其同时获得捶打按摩作业与揉搓按摩作业效果均佳的使用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科伯,未经陈科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