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弓毛三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900.5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0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世宁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6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弓毛三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在不改变传统二胡演奏方法的情况下,由一根弓毛同时演奏三根不同弦的弓弦乐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二胡,由于只有二根弦,音域不能达到合理的演奏范围,在演奏时经常因为低音的缺陷,而必须运用高低音混合使用的方法来顶替使用,同时缩小了二胡的演奏音域及演奏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即能保持传统二胡的演奏方法,同时又能解决音域窄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用一体双层增弦琴码,分别演奏三根不同的琴弦,同时配有三弦运弓凹及拨轮式微调,以解决运弓角度不足的缺陷,来达到微动调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单弓毛三胡由琴杆、琴筒、琴弦、一体双层增弦琴码、三弦运弓凹、拨轮式微调及弓子等组成。
一体双层增弦琴码它在一体的情况下分为上下二层,1-2弦在上层,3弦在下层,3弦和琴码的压弦点在下层的中心位置,与1-2弦构成一个内三角型,弓毛穿于上层1-2弦之间,与下层3弦构成一前一后的换弦关系,以达到三根不同的琴弦分别摩擦产生琴音。
三弦运弓凹是将琴杆下端琴筒上端连接处削去15度角,使得在演奏三弦时弓毛能更自如的和琴弦产生摩擦。拨轮式微调,它粘连在一轴琴杆的正下方,通过轮体在凹槽内的上下拨动来达到微动调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三弦,使其达到增加4-5度的低音效果,扩展了音域范围,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其拨轮式微调使调弦的音准更加方便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弓毛三胡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拨轮式微调的侧视图;
图3是三弦运弓凹的内侧侧视图;
图4是一体双层增弦琴码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单弓毛三胡主要由一体双层增弦琴码11、12、三弦运弓凹10、拨轮式微调7、8、9等主要部件组成。
如图4所示,一体增弦琴码11为下层即三弦层,12为上层即1-2弦层,由于一体双层增弦琴码11的发明,使原有二胡增加了五度低音,原二胡定弦为纯五度D.A在增加三弦后,三弦与1、2弦仍为纯五度(G.D.A)或小四度(A.D.A),由于弓毛穿于上层12、1-2弦中间,使得在演奏时仍保留了二胡的演奏方法,同时下层11、三弦的加入也使它达到了增加音域的目的,下层11(3弦层)和上层12(1-2弦层)在平行演奏2、3弦时,能使琴弦产生五度和弦的演奏效果,极大的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由于下层11(三弦层)与琴杆1(图1)下端成平行角度,在运弓时琴杆1(图1)多余的角度限制了弓毛与下层11、三弦层的摩擦,无法进行正常的演奏,将原琴杆1(图1)内侧部(图3)三弦运弓凹10削去约15度的角,使得三弦运弓凹10与三弦能更有效的产生摩擦和运行。图2为拨轮式微调,通过琴弦9压在拨轮轮体的中间位置,使拨轮7在凹槽8内上下运行拨轮,上拨为升高,下拨为下降,使琴弦9产生微动的张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世宁,未经杨世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