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679.3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之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钥匙上的齿形,不仅使用便利且其测量出来的数值更为精准的量规。
背景技术
锁具是可装设于门上,令门达成锁固以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窃盗或其它犯罪的发生。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多功能、且防盗效果更优良的锁具;而现有技术中,部分较为高规格的锁具,其锁芯是须配合以齿形更为复杂的钥匙,方能完成开锁,借此增加窃贼以钥匙外的工具开锁的困难度,以有效达成保全的效果。
前述齿形更为复杂的钥匙,一般而言,是设计有至少两道以上的解锁设计,例如:在钥匙的柄上形成直线排列的数个主孔,该主孔分别间隔以固定距离,且分别具有定义为A、B、C及D的不同特定深度;且各主孔底部壁面中央处又形成有次孔,该次孔分别具有定义为1、2、3、4及5的不同特定深度,借此以产生繁多的密码组合及更为复杂的齿形。
由于该钥匙齿形复杂的关系,锁具制造者通常在钥匙制作完成时,会一并将该钥匙上的密码组合,即各主、次孔的深度纪录于一密码卡上,供日后使用者钥匙遗失时,可委托相关业者依据该密码卡重新复制一用以开锁的钥匙。
另一方面,当该密码卡遗失时,相关业者却往往仅能够以目视方式,甚或以量尺来测量各主、次孔的深度,逐一地完成各主、次孔的成型;此不仅非常的旷日费时,且以目视或以量尺来测量深度,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若该误差太大,则该复制出来的钥匙,将仍然无法用于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量规,其可便于测量钥匙上的齿形,尤其是具深度的凹孔,且其测量出来的数值更为精准,不会有产生误差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一端表面形成有数个刻度,另一端则成型有一托部;一动作件,其一端相对于该本体的刻度突出形成有一指标,另一端则装设有一与托部相对的探针;该动作件是枢设于该本体,且可相对本体枢转,令其探针抵至该托部表面,同时以指标指向本体上的其中一刻度。
前述的量规,其中进一步包括有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位于该本体与该动作件之间,可提供弹力蓄能,令该动作件相对本体枢转而以其探针抵至该托部表面。
前述的量规,其中本体上贯穿形成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内壁面布设有螺纹;该动作件上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定位孔贯穿形成有一弧孔;且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括有一定位件及一垫片,该定位件具有一端头及一螺杆,该螺杆是依序穿过该垫片及该动作件的弧孔,螺合至该本体的定位孔中,以使端头逐渐夹抵该动作件并令该动作件定位。
前述的量规,其中定位组件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由本体相对动作件另侧穿扣于该定位件的螺杆上,防止该定位件脱落。
前述的量规,其中本体上形成有一枢孔,且其动作件上相对该本体的枢孔穿透形成有一穿孔;一枢杆,枢穿过该穿孔及该枢孔并螺合至一螺固件。
前述的量规,其中本体上环绕所述枢孔形成有第一环槽,且该第一环槽一侧凹入形成有与第一环槽相通的第一嵌槽;所述动作件在相对于本体的侧面环绕该穿孔形成有第二环槽,该第二环槽至少一侧凹入形成有与第二环槽相通的第二嵌槽,该第二嵌槽是相对本体的第一嵌槽错开;所述弹性组件是呈圈绕状而穿置于本体的第一环槽及动作件的第二环槽之中,且突出形成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是嵌于本体的第一嵌槽中,而该第二端则是嵌于动作件的第二嵌槽中,从而推动该动作件相对本体转动。
前述的量规,其中动作件进一步水平突出成型有一承架供垂直装设该探针。
前述的量规,其中本体的刻度是定义有A、B、C及D,以及1、2、3、4及5的深度代码。
前述的量规,其中动作件的托部具有一水平平面,该平面上形成有刻度。
如此,当该密码卡遗失时,相关业者即可经由前述量规的运用,快速、方便的得知钥匙上齿形的相关信息,从而制作出精准、无误差的复制钥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便于测量钥匙上的齿形,尤其是具深度的凹孔,且其测量出来的数值更为精准,不会有产生误差的情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之吴有限公司,未经东之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热水炉
- 下一篇:配置小区载波最大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