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收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3441.0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E02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收油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虹吸原理能自动从水面进行收油(比重小于1的液体)的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动力消耗。
背景技术
目前含油污水处理回收浮油主要是靠固定在隔油池表面的集油槽和集油罩进行收油,集油槽收油含水率一般要>50%,固定的集油槽或集油罩却很难应用在停留时间较长的油水分离罐、含油污水调节罐、配水井、格栅井等构筑物内进行有效地收集浮油。
在自然环境中,目前从被石油污染的水面收集浮油的方法主要有:①靠人工或机械撇油器撇油;②以电作为动力源的收油机收油;③用亲油物质吸附油。现有收油方法既消耗电能,收油效率又低,有时由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防爆要求高,有时在野外作业又因没有动力源,使目前的收油方法在应用时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现有的收油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回收油含水率高,运行工况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虹吸原理设计出一种无动力、结构简单,能适应防爆及各种野外环境作业的自动收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自动收油器由吸油管路、真空罐(油水交换器)及出油管路三部分组成。吸油管路包括吸油管和吸油阀;真空罐包括罐体、灌水阀、排气阀;出油管路包括出油管和出油阀。吸油管与真空罐一侧接近下底面的位置相连接,吸油阀安装在吸油管的最下端。真空罐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底面平行安装有一只灌水阀和一只排气阀,在灌水阀和排气阀的上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水封管A和水封管B相连接。出油管与真空罐的另一侧靠近上底面的位置相连接,出油管要比吸油管长,在吸油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只出油阀,出油阀的标高要低于收油工作液面的标高。
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将其摆放在略高于含油液面的位置,根据实际的高度确定吸油管的长度,吸油管可采用钢管(或防静电软管)通过螺纹连接,吸油阀的吸口伸入液下10~100mm;出油管可采用防静电软管通过不锈钢喉箍与真空罐和出油阀连接,出油阀标高要低于吸口液面标高。
本实用新型启动时,先关闭吸油阀和出油阀,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灌水阀向真空罐内灌水,在灌水的同时,真空罐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出。当吸油管和出油管和真空罐内被水充满时,多余的水从水封管B溢出。灌水完毕后,先后关闭排气阀和灌水阀,然后缓慢地打开吸油阀,此时吸油管、出油管和真空罐内的水与工作液面的油因存在比重差从而产生油水交换,几分钟后,待自动收油器系统内的水与工作面的油交换完成,先全开吸油阀,然后再缓慢地打开出油阀,并根据油层的厚度相应调节出油阀的开度,控制其单位时间内的收油量,自动收油此时会根据虹吸原理自动进行收油。
自动收油器启动后会自动保持连续运行状态,也可以通过开关出油阀将自动收油器改为间断运行方式。所说的间断运行方式是关闭出油阀使自动收油器处在备用状态,当再次缓慢地打开出油阀时,自动收油器恢复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动力消耗,结构简单,体积小,移动方便,收油含水率低,不受工作液面油层厚度的限制,适应在任何环境下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自动收油器结构图
图中:1.灌水阀,2.排气阀,3.吸油阀,4.出油阀,5.吸油管,6.出油管,7.真空罐,8.水封管A,9.水封管B,10.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未经王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位检测及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梅花型交锁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