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行程滑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296.6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雄伟;郭景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8;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行程 滑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行程滑动机构,更详细地说,涉及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滑盖手机等中,可提供滑动过程中进程限位及指示,增强推进的手感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零元件的设计,皆朝向高性能、品质优良、人性化的共同目标发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任何一项改进,只要有益于使用者使用、利于产品品质提升,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实质性的功效的增进,往往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举例而言,现实中,经常可见一些通过推动的方式进行开关或锁固作业的滑动钮应用于具有壳体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可携式DVD/VCD播放器(portable DVD/VCD player)等装置,大多会设有这样的滑动钮,用于带动其机壳元件的锁附机构,例如笔记本电脑的电池(battary)或光驱(ODD)滑动钮等,可利用该类滑动钮来带动该锁附机构,达到组卸该类元件的目的。因此,这类滑动钮的各个元件在完成上述功能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般而言,于实际设计过程中,基本上电池(battary)或光驱(ODD)等可拆卸零配件,所采用可变行程滑动机构不仅要有达到拆装目的,而且要求推动进程时有良好的限位及指示功效,以判断出使用多少的力量以及推进到哪里较为合适,但是很多滑动机构在推动的时候缺乏上述功效,因而无法判断推动的力量或大或小,而导致在推动过程中会出现未到达或超出了预设的推动距离的现象。
因此,该滑动机构在推动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定位及指示功能,使滑动钮移动至预定位置时具有定位及指示功效,从而提供使用者手部触动感,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但是目前似乎并未出现方便简易的类似结构以产生定位滑动钮的效果。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有良好定位及指示作用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从而提供使用者手部触动感,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良好定位及指示作用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行程滑动机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该可变行程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槽,设置于该壳体;驱动件,具有对应穿设于该第一导向槽的卡合部;被驱动壳体,具有对应该第一导向槽与卡合于该卡合部的第二导向槽,以及内缘设有弹性悬臂的第三开口,其中,该弹性悬臂设有第一定位部;以及卡合凸块,设置于该壳体,并具有多个第二定位部以供该第一定位部对应卡合。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为凸部,该第二定位部为对应该凸部的凹部,所述凸部端点的距离对应配合所述凹部的距离;该壳体还设有供容置该被驱动壳体的限位框,并且,该限位框设有限位口,该被驱动壳体设有对应该限位口的凸柱,且该被驱动壳体容置于该限位框时,该凸柱穿设于该限位口,此外,该弹性悬臂为具有预设弹性变形范围的条状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于驱动件受控滑移过程中,利用前述的弹性悬臂的弹性作用,配合以使该弹性悬臂所具有的第一定位部于该被驱动壳体滑动时可对应卡合于设该卡合凸块上对应位置的第二定位部,使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于作动时,移动至预定位置后具有定位功能,避免现有的难以控制滑动钮推动位置的弊端。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非常简单易行,实施方便,成本相对低廉,利于提升产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的组合示意图;以及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行程滑动机构操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驱动件
11 卡合部
2 被驱动壳体
20 隔断
201 第一区域
202 第二区域
21 第一导向槽
22 镂空开口
221 弹性悬臂
2211 第一定位部
23 凸柱
3 壳体
31 第二导向槽
32 卡合凸块
321 第二定位部
33 限位框
331 限位口
A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线性度宽输入范围可变增益单象限CMOS乘法器
- 下一篇: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