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夹扣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677.2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7/1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适配卡的固定夹扣,特别涉及一种免螺丝或工具即可固定适配卡的挡板的固定夹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计算机主机,无论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或是服务器,都是通过计算机周边硬件系统,例如控制器适配卡(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 Card,PCI card),扩充其硬件功能。前述适配卡被固定于计算机主机的机壳中,并与计算机主机电性连接,以使计算机主机与适配卡互相通讯及传递信号,以执行周边硬件的预设功能。公知的计算机主机中通常具有多张控制器适配卡,适配卡用以增加并扩充计算机设备的功能,适配卡是例如显示卡、声卡、网络卡、USB适配卡及内存等。
适配卡通常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后端的挡板,挡板主要固定于机壳的背板上,由此固定适配卡,使适配卡不会由主机板的插槽脱落。此外,适配卡提供的外部电连接装置,例如接头及插座,也会设置于挡板。因此背板也会开设对应挡板的开槽,使挡板位于开槽,并使外部电连接装置外露。
公知技术中,适配卡的固定通常利用螺丝将挡板锁固于背板来达成。但是螺丝锁固方式在安装及拆卸适配卡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需要以工具锁固或松脱螺丝,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螺丝具有容易掉落而遗失的问题,还会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及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免螺丝、免工具固定于背板上且可以快速拆装的固定夹扣来解决公知技术中现存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夹扣,可以使适配卡及其挡板以免螺丝、免工具的方式固定于背板上,且可具有快速拆装的优点,以解决公知技术中拆装适配卡及其挡板而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固定夹扣,用以将至少一适配卡及其挡板固定于一机壳背板上,其中背板上延伸形成有一挡板承座,背板还具有一第一固定孔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而固定夹扣包括一板体、一第一弹性卡勾以及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板体压制于挡板的一侧面上,使挡板的侧面固定于板体及挡板承座之间,且板体的一侧抵靠于背板的内侧。第一弹性卡勾延伸形成于板体的表面而扣入第一固定孔。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延伸形成于板体的另一侧而扣入第二固定孔。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仅利用单一组件就可固定整排的适配卡及其挡板,由此可以达到快速拆装适配卡及其挡板的目的。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夹扣,用以将至少一适配卡的挡板固定于一机壳的背板上,其中该背板上延伸形成一挡板承座,该背板还具有一第一固定孔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该挡板具有一靠合于该挡板承座的受压部及一靠合于该背板的遮盖部;该固定夹扣包括一板体,其将该挡板的受压部压制于该挡板承座上,且该板体的一侧边缘抵靠于该背板的内侧;一用以扣入该第一固定孔的第一弹性卡勾,其延伸形成于该板体;以及至少一用以扣入该第二固定孔第二弹性卡勾,其延伸形成于该板体的另一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所提供的固定夹扣可以以免螺丝、免工具方式拆装适配卡及其挡板,因此,可以提供极佳的便利性,并且大大节省了使用者在拆装适配卡及其挡板上所需耗费的时间。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由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的示意图;
图1B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1C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扣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背板 102第一固定孔 110开槽
112挡板承座 114第二固定孔 120适配卡
122挡板 122a受压部 122b遮盖部
200固定夹扣 210板体 220第一弹性卡勾
221弹性部 222第一勾部 230第二弹性卡勾
231弹性臂 232第二勾部 240辅助压制部
24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